第4部分(2 / 4)

小說:讓思維再創新 作者:那年夏天

?特大的風險!從它的發明到現在,只是二戰結束前,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扔下了兩顆原子彈,對人類的傷害遠遠不只是在日本。

現在的原子彈,從數量和當量上講,足以把人類生存的地球毀滅幾十次!其實無須幾十次,毀滅一次就夠受的了。

對此,愛因斯坦有兩句很有意思的名言:第一句:原子彈的發明,改變了人們除思維以外的一切。 。 想看書來

二、創新之意(5)

第二句: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使用原子彈的話,再下一次世界大戰人們將使用木棒!是的,使用了原子彈打世界大戰,滄海桑田,人或為魚鱉,又開始了從猿到人的進化,那時,當然是使用木棒打仗了。

瞧,多大的風險、多大的危險!古往今來,許多醫生在發明新藥時,都是在自己身上先試驗,自己承擔著生命和身體健康的風險。

創新往往還讓人不理解、誤會。

牛頓當年曾請一位好久沒有見過面的朋友吃飯,他熱情地端出一隻燒雞來,又忽然想起應該請老朋友喝點酒,便轉身去找酒。

客人等了好久不見牛頓回來,客人瞭解牛頓,也原諒他的“粗心”,就自己先吃了再說,吃完雞走了。

過了好久,牛頓轉回來,看到杯盤空空,自言自語道:“我還以為我沒有吃飯呢,其實我已經吃過了。

”原來,牛頓去取酒的時候,忽然想起一種新的實驗方法,就一頭鑽進實驗室忙自己的,把請朋友吃飯和自己吃飯都給忘了。

牛頓在談戀愛時,一天,他拉著戀人的手散步,像夢魘一樣,抓住戀人的手指當做通菸斗的通條,直往菸斗裡塞,痛得姑娘大叫,姑娘寬恕了牛頓,但卻不理解他,與他分手了。

牛頓終身未娶,把自己全部獻給了科學事業。

愛迪生在新婚之夜,丟下新娘,在實驗室做起了自己的發明創造,讓大家一陣好找。

據說陳景潤為了歌德巴赫猜想,在路上行走撞到了樹上,還對樹行禮說對不起。

這都是獻身科學後對身體和生活造成的風險。

創新還有生命之憂。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也是近代實驗物理學的開拓者,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

1616年開始,伽利略開始受到羅馬宗教裁判所長達二十多年的殘酷*。

在他離開人世的前夕,還重複著這樣一句話:“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氣。

”1983年,羅馬教廷正式承認,350年前宗教裁判所對伽利略的審判是錯誤的。

堅持“日心說”的布魯諾在火刑面前,仍然不改初衷地大聲呼喊:“地球仍在轉動!”中國歷史上的改革者,雖然許多沒有好下場,但他們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

如商鞅變法,就是這樣。

商鞅變法,目的是讓秦國“富國強兵”。

但商鞅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此遭到貴族們的強烈反對。

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師公孫賈還教唆太子駟公開出來反對。

商鞅在孝公的支援下,加強思想統治,新法得到推行。

可是,公元前338年,孝公死,太子駟繼位,是為秦惠王。

公子虔等乘機發動反攻,誣陷商鞅以“謀反”的罪名,加上變法在措施上的確太苛刻,連坐法太殘忍,後來,朝廷將商鞅逮捕並車裂,即五馬分屍。

商鞅的新法,為秦的國勢繼續發展,為後來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還有我們許多革命的仁人志士,有的家庭本來就是大戶人家,有的是留學歸國人員,有的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和工人,是勞苦大眾,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為了埋葬舊社會,建立新中國,跟著共產黨鬧革命,這是偉大的創新、創舉,但要拋頭顱、灑熱血,這是最大的風險和危機。

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步步在創新,步步有風險和危機,我們沒有退路,我們不可能退到舊社會去,也不可能退到計劃經濟時代去,改革的代價和一些風險是不可能避免的。

二、創新之意(6)

創新者自己有風險,創新的結果難料,對創新者自己來說,創新的不確定性可能使創新者“如履薄冰”、“如走鋼絲”、“處處有地雷”。

創新後對別人的風險,創新的結果要麼使別人受益,要麼讓別人蒙難。

有的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