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人雖則感到不安,但卻被如下情況弄得有些樂觀:中國部隊經過第一次血戰已脫離接觸,而且似乎重新鑽到地下銷聲匿跡了;看不到營火,雪地上沒有足跡,公路上也沒有補給品在運送。可是,我們當時的情報並不少。
現在回顧起來,這些情報相當接近實際情況。我們的錯誤仍在於對情況的分析而不是對情況的收集。早在十一月十日,總部的情報機構就已經報告,在咸興以北的高原水庫地區集結的中國都隊“也許現在就能奪取主動權,向南發動一場協調一致的進攻,切斷興南北面和東北面的聯合國軍部隊”。
但是,麥克阿瑟就象曾經在小大霍恩河一帶同印地安人作戰的卡斯特將軍(美國將軍,在美國小大霍恩河一帶與印地安人作戰時被打死)一樣,對可能阻止其迅速實現自己目標的情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目標是,消滅最後一批殘存的北朝鮮人民軍,平定整個半島。
用麥克阿瑟的話說,就是第8集團軍準備在第10軍“抵達一個用以實施包圍的關鍵位置、將北部敵區一切兩段”後,達成一次“大規模壓縮式包圍”,並“合攏老虎鉗”。
為執行麥克阿瑟的命令,沃克將軍鼓著勇氣,小心翼翼地向前推進。在此之前,由於缺乏足夠的裝備和專門的預備隊,沃克曾不得不將部隊撤至清川江以南。經過整編,部隊實力勉強達到可以湊合的水平,沃克這才驅遣部隊北上,朝調整線進發。他始終警惕著暴露的右翼,那裡的荒涼山地使他根本無法同第10軍相互支援。他更不放心的是,在其先頭部隊與鴨綠江之間可能有一支強大的敵軍。一句話,沃克對自己的弱點和敵人的實力是再清楚不過了,因此,他不敢無視兩翼的安全,而象巴頓那樣長驅直人。鑑於沃克同麥克阿瑟的關係不佳,我覺得沃克已經盡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沃克希望能始終牢牢地控制第8集團軍。他的戰鬥序列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美第1軍(含美第24師、英第27旅和南朝鮮第l師),美第9軍(含美第2和第25師、土耳其旅),南朝鮮第2軍(含南朝鮮第6、第7和第8師)以及集團軍預備隊的第1騎兵師。
朝鮮半島向北陡然加寬,這意昧著沃克本來就單薄的部隊變得愈加分散,同時也意味著第8集團軍與右路第十軍之間愈來愈寬的間隙地暴露無遺。所以,活克本來就很危險的暴露的右翼只能處於更大的危險之中。右翼部隊完全由南朝鮮第2軍組成,這大概是沃克所屬部隊中最靠不住的部隊,因此活克放心不下。此時,沃克正在為他與總部的關係而深感煩惱,這種情緒從他不幸殞命前不久的一些私下談話中流露出來。在同某報記者的一次私下談話中,沃克極力解釋,他所以在二渡清川江時從容不迫——這曾使他從上級那裡招來內容嚴厲的電文——是因為他想努力為他認為以後可能需要採取的撤退行動做些準備。他深信,這些準備使他挽救了第8集團軍的大部分部隊,從而使該集團軍可以再度投入戰鬥。就在這時,沃克對記者說,他相信,由於第8集團軍在中國人的攻擊面前後撤,他很快就會被撤消指揮權。
正對著沃克右翼的是奧利費。史密斯將軍指揮的第l陸戰師,該師奉命朝江界北部與西北部的朝鮮屋脊和鴨綠江畔的滿浦推進。陸戰隊前進時可選擇的唯一道路是一條泥土礫石小徑,道路狹窄曲折,蜿蜒於險惡的懸崖峭壁和山嶺之間,爾後攀上了同朝鮮其他地區一樣荒無人煙的地帶。其中有一段叫赴戰嶺關,綿延十英里長,這段崖路狹窄、可怕,徐徐上升達二千五百英尺,一側是無法逾越的懸崖,另一側是萬丈深淵。道路盡頭長津水庫的西南隅是一個叫柳潭裡的窮樹慶;就在這塊滿目冰凌、陰冷多風的地方,我方部隊險遭摻敗。但是,道路還未延伸到柳潭裡之前,卻艱難地盤旋升高,越過了高達四千英尺的德洞嶺,那裡的氣溫同阿拉斯加很相似。
史密斯將軍同沃克一樣,對前面的危險很清楚,而且,在開始推進時他就明白,為完成受領的任務所必需的補給和兵員他都沒有。因此,在向前運動時,他時刻注意著部隊的安全,而不顧第10軍軍部催促他加速推進的命令。進攻開始之前,史密斯已聽說南朝鮮第2軍在沃克右翼的德川附近土崩瓦解,儘管他還不知道嚴重的程度如何。出事地點距史密斯先遣分隊的西南面納七十英里。史密斯的先遣分隊是位於柳潭裡的第5團戰鬥隊,該戰鬥隊本身距師的第一目標武坪裡還有五十五英里遠。從柳潭裡到德川和武坪裡,整個夾在中間的地帶荒涼崎嶇,幾乎無路可行。
現在,史密斯暴露的右翼處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儘管如此,史密斯仍然堅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