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朝鮮戰爭 作者:津鴻一瞥

移地朝著目標前進,而不顧由於自己對敵軍兵力的判斷和對穿過幾乎無法通行的這一地區的路程情況的瞭解而產生的疑慮。他不無苦衷地向軍長報告說:他已將自己的師“集中到一個適合的地區”;已“採取一切可行的辦法施展和守護主要補路線”(僅有一條!);已經在長津水庫南端構築起一個簡易機場,以備空軍輸送重要裝備和後送傷員;已“保證能夠始終控制師前進路線上的高地”。後來證實,該師所以能殺出包圍圈,實施了美國軍事史上十分成功的後撤行動,全在於採取了教科書上規定的預防措施。

再往右,在朝鮮的東北地區,第7師計劃由利原出發,賂鴨綠江邊的惠山開進,南朝鮮軍隊的王牌第l軍則計劃順海岸公路往北向蘇聯邊界開進。美第7師師長大衛·巴爾少將象第1陸戰師一樣,也只有一條陡峭狹窄、婉蜒曲折的道路可循,但未遇到史密斯將軍所遇到的那種猛烈的抵抗。在這些部隊之間,都是不能通行的山區,這使部隊無法相互支援,甚至無法進行巡邏聯絡。

麥克阿瑟想盡快完成任務的急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根據已經掌握的敵人實力情況、麥克阿瑟自己的補給情況、地形以麥克阿瑟所屬部隊分散部署的情況(即使齊裝滿員,也不應這樣部署,何況部隊遠未達到齊裝滿員的程度),很難說他的計劃和命令有什麼道理。

這裡有一個關於政府的“精打細算的人們”究竟為我們武裝部隊幹了些什麼的例子。例子或許並不典型,但至少值得注意。這就是第7師團第17團戰頭隊的狀況,這遠不是該戰鬥隊人員和補給最少時的狀況。一開始,打算將這支部隊由海上運至元山——興南地區,爾後令其向西運動與第8集團軍取得聯絡。無疑,他們過這樣就得穿過令人討厭的荒涼地區和危險莫測的很少幾條狹窄的道路,但是,倘若他們只是橫穿湃,而不最後遵照命令由西北方向朝鴨綠江運動,情況還不至更壞。第17團戰鬥隊在鮑威爾上校(後來成為美國駐紐西蘭大使)指揮下於十月二十九日在利原登陸,準備加入向鴨綠江挺進的部隊的行列,而全然不顧南朝鮮部隊三天前在西北邊遠地區的鴨綠江邊遭到的痛打。第17團的人員穿著皮戰靴,但只有少數人有禦寒橡膠套鞋,根本沒有保暖鞋襪,許多人沒有手套,而冬裝也普遍告缺。彈藥補給似乎還能滿足任務需要,儘管後來也有些不足。口糧補給剛能滿足要求。團戰鬥隊本身的實力僅為編制數的百分之八十五。

他們的目標是鴨綠江邊的惠山,約在一百英里以外,途中也得透過一條遭到破壞計程車路。路越升越高,爾後穿過山區。那裡唯有低矮的灌木可資廕庇,由滿洲刮來的寒風使氣溫降至華氏零下32度。一次在行軍途中。一個四人組成的小組自告奮勇要在一條湍急的溪流上為他們的營隊找到渡河地點。他們冒著嚴寒,跳進齊腰深的水中,但幾乎馬上週身都凍上了冰,只好很快把他們送進一頂溫暖的帳篷,並被迫用刀把他們全身的衣服砍了下來。

同第l陸戰師後來遇到的抵抗相比,他們還算幸運,遇到的只是微弱的零星抵抗。因此,儘管嚴寒凍住了車輛,並且在夜間靴內的汗水結冰,儘管部隊幾乎是不斷忍受冬裝不足、手指凍傷和口糧不足之苦,他們還是在十一月二十一日成功地抵達鴨綠江,成為終於到達那條江的唯一美國部隊。然而,他們也只有幾天的功夫能放眼那無垠的冰天雪地。不久,第10軍因各處軍情迅速惡化而為該團的安全擔憂,遂命該團火速撤退。

為逃脫羅網而進行的後撤,雖說倉促但並不混亂。該團日夜兼程,並得益於最好的指揮所具有的聰明才智、主動精神和戰術素養,因而平安地擺脫了困境,僅受到輕微的損失。有段時間,他們在本地域內奪取一條窄軌鐵路,將人員和裝備從高地迅速運了下去。還有—次,他們巧妙地利用大戰前日本人架設的高架礦鬥纜線,運送團的重型裝備,從而透過了叢山之中一道十英里寬的峽谷。

中共小股遊擊部隊對該團的後撤行動進行騷擾,但不斷受到陸戰隊航空兵近距離空中突擊的牽制。營長們第一次在作戰中可以直接同頭頂上嗡嗡作響的航空兵小隊通話,及時召喚他們進行定點攻擊,阻止敵人集結。中共部隊造成的壓力主要集中在其他地區,這倒是事實。但是,如果不是指揮上的勇敢、老練和靈活,該團或許會因為惡劣的天氣和敵人的襲擊而遭受更加嚴重的損失。後來,他們撤至一個橋頭堡地區,只受到比較輕微的傷亡,而且大部分裝備都完好無損。

第1陸戰師以及第7師兩個營的經歷要慘痛得多。但是,這一次還是由於史密斯將軍的勇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