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小說:寂寞喧囂 作者:吻火

延傳法師哈哈大笑起來。他說自己也曾經自比智深法師,不過現在不比了,因為《水滸》中寫到的魯智深只是一個有些蠻力氣的粗人,那不是他的追求。

延傳從廈門讀書回來之後不久,師父指派他把守山門。

當地常有些人非常不自覺,一群一群地帶人上山,一方面影響了寺院的收入,同時也給寺院帶來不好的聲譽。因此,延傳的主要任務是嚴把門票關。延傳知道師父是把自己放到這樣和外界接觸的位置上考驗自己,因此幹得十分投入,碰到不合理的現象總是牢記師父的囑託客客氣氣跟人家講當地政府和寺院規定,很多人也都通情答禮,該補票的補票,該捐功德捐功德。誰知這一天,有一個當地的村民領了十幾個人直衝進寺院,工作人員攔住要他們出示門票,那人眼睛一瞪,我是少林村的,讓我進去!那橫勁兒就別提了。這時,延傳法師走過來,先施一禮,說,各位可以進去。那人一聽,覺得自己特有面子,狠狠瞪了攔他的人一眼,又要往裡闖。延傳一轉身來到那人面前,笑了笑,說,還有後半句,但是必須要有門票。這一來,那人大為惱火,張口就罵。延傳笑而不應,只說進寺必須要門票,這是規矩。那人跋扈慣了,哪受得了這個,衝著延傳就是一拳。延傳不慌不忙,順勢一躲,然後用自己的衣襟借力打力,輕輕一碰,那人還沒回過味兒來就坐到了地上,引得圍觀者一陣大笑。

那人氣極敗壞地拉著自己帶來的人走了,臨走時說,你等著,將來有你好受的!

延傳向師父彙報了此事,師父責備了他幾句,說他不該還手,並罰他閉門思過。延傳一開始怎麼也想不通,又去找師父。永信大師說,你在維護少林寺的秩序,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那樣做,似乎在常理上是講得過去的,但是咱們是出家人,要以更高的要求來歷練自己的心,要讓自己的心一塵不染。

師父簡單的幾句話,延傳一下子明白了,同時也明白了師父讓自己把守山門的深意所在。

過了兩天,那人果然帶人來尋釁,直接闖進了延傳的禪房,延傳笑臉相迎,以香茶相奉。這一來,那人的火氣先消了一半,延傳雙手合十,向來人致歉,那人的火氣又減了三分。到後來,竟忘了自己是來找延傳算賬的,聽延傳講起了佛法和人生之道,最後竟被延感測化。當他們無意中看到那把重達百斤的大禪杖,當得知那是延傳平時習武所用的兵器時,幾個人對延傳法師是又敬又怕。

延傳法師說,雖然這幾年自己也讀了些書,但是多年練武練出的火氣還是很盛,他很希望自己能夠在有一天變得很沖和。說這話的時候,他又不自覺地望了望那尊達摩像……

31、釋延修:喜歡尼采和叔本華…

俗名、年齡及出生地不肯相告

採訪時間:2001年10月21日中午

採訪地點:河南登封少林寺某掛單方

“我只想談論現在和將來,不想談論過去。”延修的一句話讓我們無所適從。

我們企圖用一些比較巧妙的方式誘他說出哪怕一點來少林寺之前的故事,他說,施主別費心思了,過去實在沒有什麼好講的,我的師父永信大師常說禪在當下,要是你們想聽一聽現在的事情和我對佛學的理解,我倒可以講講。

他說他喜歡看尼采和叔本華的書,透過讀書,他對生命和人生進行了很多的思考,過後他發覺這兩位大師的說法固然在某一個方面有道理,但還是有不完善或者較片面的地方,不能解決一些真實的、深層次的生活問題。

為什麼這樣說?

他頓了頓,說,人的痛苦來自何方,如何解決,這都是很重要的問題,他們也思考過,但是沒有提出解決方案。我看佛洛伊德的書也是如此,贊同更有所保留。我曾經拜訪過一位哲學教授,他說,沒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圖騰崇拜,社會發展到了今天,宗教仍然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哲學、科學之間存在很多辯證的成分,現在反觀人類文明史,科學是不以時空的推移來改變的,而宗教就不是這樣的了。我曾經和一些大學的學生們暢談,他們問我,你如此看重宗教,如果人們都出家了,那社會還如何發展,怎麼進步?我就反問,科學的目的是什麼,是幫助我們解除煩惱?我們的煩惱是否隨著科學的進步而消失?當然不是的,而宗教可以。但我不主張人人出家,因為任何一種存在形態都是合理的。

那你是不是因為很多問題解決不了,才逐漸對佛教產生了興趣?

是的!他一點都沒想,脫口而出:宗教比哲學要深邃得多,宗教切中了我困惑的問題的要害。比如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