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3 / 4)

小說:黑暗館不死傳說 作者:千頃寒

“通常,功成名就的人物多少希望自己的經歷被完整儲存下來,並希望追溯家譜,往往將其過分修飾、敘述。而玄遙正相反,不願主動講述自己某個時期以前的經歷。關於自己的父母和身世,也絕口不提,所以在玄遙之前,浦登家族是什麼樣的,基本上是個謎,基本上都是些無法辨別真偽的零散資訊。

“一說浦登家族原在長崎,出過不少了不起的蘭學學者。受此影響,玄遙也學蘭學,很早就放眼世界。一說浦登家族原本隸屬熊本藩;擁有武士身份的大莊頭。還有的說是漁霸;有的說玄遙的祖父是西醫,因此浦登家和大阪的藥材批發店什麼的有著秘密聯絡……也有的說玄遙實際上是浪跡天涯的孤客,浦登這個姓本身好像也是他自己造的。除此以外,還有其他說法。有的像模像樣,有的不著邊際,但無論是誰,不管怎樣追問那些傳言的真偽,他總是不置可否。

“我研究了‘玄遙之前’的零散資訊後,發現只有兩件事可能是真的。”

玄兒打住話頭,看著我。我察覺他的視線,抬起頭,但無法做出更多反應。

“一個是——”玄兒繼續說下去,“浦登家好像是短命家族。”

“短命……”我不由自主地低聲說道,“是嗎?”

“是的。就說近的,玄遙本有很多兄弟姐妹,但他們早早離開人世,好像無人活到40歲。既有幼年夭折,也有在20多歲、30多歲時死的。大部分是病死。玄遙的父母也短命,都沒來得及看到兒子的成功,好像也都是病死的——據說自古以來,浦登家族就有這種傾向。我想或許是真的。”

“但是,玄兒,當時的玄遙——18年前的他好像92歲了。”

“是的。”玄兒用力點點頭,“在代代短命的家族中,玄遙是個例外。可以說他克服了短命的血統。在這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的,不是別人,正是達麗婭。這個我們待會兒再說吧。

“在關於‘玄遙以前’的浦登家的資訊中,我覺得還有一個可能是事實。那就是直到江戶時代的某個時期為止,浦登家一直信仰著由耶穌會的弗朗西斯傳入我國的異教——也就是天主教。”

“天主教……”我又不由自主地低聲說道,“真的嗎?”

“我想是的。關於這個,父親和徵順姨夫也大體同意。”

“可是,說起天主教,那個時代不是受到殘酷鎮壓和迫害?”

“是的。最早是豐臣秀吉發出驅逐天主教的禁令。德川幕府時期,禁教政策被沿襲,1612年,幕府在直轄地頒佈禁教令,第二年推廣全國,開始正式鎮壓天主教徒。三代將軍家光時,發生了著名的天草,島原之亂,以此為契機,對大主教徒的鎮壓進一步加大。特別是在九州地區,原本信徒就多,所以鎮壓得十分徹底。”

“就像踏畫之類的。”

“是的。起始於長崎,在九州各地有計劃地實施了踏畫措施。讓人們踐踏畫著瑪利亞或基督的聖像,從而證明他不是天主教徒。徵集離教宣言,實施全國性的宗教改革,開始寺請制度……各地發生了好幾起檢舉殘存信徒的事件。

“這期間,好像當時浦登家的先祖——這不知道是幾代之前的事了——本來是熱心的天主教徒,被揭發而改信佛教,否則就會慘遭拷打,最後被處死。不過,還是有很多信徒選擇了死……”玄兒長嘆一聲,將二郎腿左右對換一下。

“接下來的大致是我的想像和假設。”玄兒先申明一下,“透過踏畫而改變信仰的基督徒中,有很多人假裝棄教但暗中繼續信教。”

“隱蔽的天主教徒?”

“是的。也叫潛伏的天主教徒。嚴格來說應該把‘隱蔽’和‘潛伏’明確區分開來,但這裡就算了吧。

“轉變後,真的放棄信仰的人大概也不少。但無論如何,對於受鎮壓的天主教徒來說,本來最忠實於信仰的做法應該是殉教。毫無疑問,那些沒殉教、反而改變信仰,最終成為‘隱蔽’信徒的心中多少會有一些羞恥感、罪惡感、低人一等的感受。

“浦登家族的祖先是怎麼做的呢?他們沒有或者說沒能選擇殉教之路……改變了信仰。改變之後,也沒有或者說沒能‘隱蔽’起來繼續信教。雖說如此,他們並沒完全捨棄以前的信仰,沒能從中解脫出來……”

“什麼意思?”

“反作用啊。”玄兒略微加重語氣,“因為本來是非常熱心的信徒,所以產生了反作用。”

我一時反應不過來,眨眨眼睛。

“我再說一遍,這是我根據‘玄遙以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