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4 / 4)

小說:中國人盜墓史 作者:風雅頌

莊稼,“群盜多蚊虻”“白骨下縱橫”“田豎鞭髑髏”,五代時詩人顏胄筆下的盜墓“盛景”重現人間。

至今,還在鞏義民間流傳“朱漆臉”盜趙匡胤永昌陵的故事,就在發生劉豫盜陵之後的金末元初年間。

元朝建立之後,民間盜墓之風仍然難禁,還有一些人想在皇陵堆上發財,洛陽有一個叫“朱老大”的盜墓賊,便是其中的厲害角色。過去洛陽一帶有個順口溜,回郭的白菜孟津的梨,洛陽盛產盜墓賊,朱老大就出身於盜墓世家。

朱老大聽永昌陵陵使的後人說,趙匡胤隨葬的玉帶是主貴物件。此玉帶來歷不凡,是趙匡胤從後周皇帝那裡接受的,上鑲七七四十九顆夜明珠、七七四十九粒大鑽石、七七四十九片翡翠,堪稱國寶。趙匡胤臨死前留下遺囑,說因為國家初建,百廢待舉,要求簡葬,不要浪費財政。但這隻玉帶還是隨葬了。金兵盜陵時,也不知是不懂,還是粗心,並未盜盡寶物,玉帶尚在陵中趙匡胤的腰上。

永昌陵陵使和朱老大是鄰居,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朱老大暗自打定主意,想把趙匡胤腰上那根玉帶弄到手,便瞞著他人,一個人偷偷來到了永昌陵。當時的永昌陵,早被金人盜毀,但陵區的柏樹林成蔭,高大挺拔。

當時宋陵已無守陵人,朱老大沒費多大勁兒,就從側面挖出了一條通往永昌陵地宮的盜洞。他將繩子拴到陵旁的樹上,從盜洞躥進地宮內。地宮的正中擺著趙匡胤的金漆大棺材,他點燃隨身的小皮燈,撬開了棺蓋。

開啟後竟發現發現趙匡胤屍體並未腐爛,栩栩如生。這叫朱老大吃了一驚,趙匡胤此時已下葬三百多年了,真是活見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