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從龍,字元之,洛陽人。仕元,官江南行臺侍御史。兵亂,避居鎮江。徐達之攻鎮江也,太祖謂之曰:“聞有秦元之者,才器老成,汝當詢訪,致吾欲見意。”達下鎮江,訪得之。太祖命從子文正、甥李文忠奉金綺造其廬聘焉。從龍與妻陳偕來,太祖自迎之於龍江。
時太祖居富民家,因邀從龍與同處,朝夕訪以時事。已,即元御史臺為府,居從龍西華門外,事無大小悉與之謀。嘗以筆書漆簡,問答甚密,左右皆不能知。從龍生日,太祖與世子厚有贈遺,或親至其家燕飲。至正二十五年冬,從龍子澤死,請告歸。太祖出郊握手送之。尋病卒,年七十,太祖驚悼。時方督軍至鎮江,親臨哭之,厚恤其家,命有司營葬。
葉兌,字良仲,寧海人。以經濟自負,尤精天文、地理、卜筮之書。元末,知天運有歸,以布衣獻書太祖。列一綱三目,言天下大計。時太祖已定甯越,規取張士誠、方國珍。而察罕兵勢甚盛,遣使至金陵招太祖,故兌書於三者籌之為詳。其略曰:
愚聞:取天下者,必有一定之規模。韓信初見高祖,畫楚、漢成敗;孔明臥草廬,與先主論三分形勢者是也。今之規模,宜北絕李察罕,南並張九四。撫溫、臺,取閩、越,定都
卷136 列傳第二十四
陶安(錢用壬 詹同 硃升 崔亮(牛諒 答祿與權 張籌 硃夢炎 劉仲質 陶凱 曾魯 任昂 李原名 樂韶鳳
陶安,字主敬,當塗人。少敏悟,博涉經史,尤長於《易》。元至正初,舉江浙鄉試,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太祖取太平,安與耆儒李習率父老出迎。太祖召與語。安進曰:“海內鼎沸,豪傑並爭,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撥亂、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殺,人心悅服,應天順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問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撫形勝以臨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參幕府,授左司員外郎,以習為太平知府。習字伯羽,年八十餘矣,卒於官。
安從克集慶,進郎中。及聘劉基、宋濂、章溢、葉琛至,太祖問安:“四人者何如?”對曰:“臣謀略不如基,學問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讓。黃州初下,思得重臣鎮之,無逾安者,遂命知黃州。寬租省徭,民以樂業。坐事謫知桐城,移知饒州。陳友定兵攻城,安召吏民諭以順逆,嬰城固守。援兵至,敗去。諸將欲盡戮民之從寇者,安不可。太祖賜詩褒美,州民建生祠事之。
吳元年,初置翰林院,首召安為學士。時徵諸儒議禮,命安為總裁官。尋與李善長、劉基、周禎、滕毅、錢用壬等刪定律令。
洪武元年,命知制誥兼修國史。帝嘗御東閣,與安及章溢等論前代興亡本末。安言喪亂之源,由於驕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驕,處佚樂者易侈。驕則善言不入,而過不聞;侈則善道不立,而行不顧。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當。”又論學術。安曰:“道不明,邪說害之也。”帝曰:“邪說害道,猶美味之悅口,美色之眩目。邪說不去,則正道不興,天下何從治?”安頓首曰:“陛下所言,可謂深探其本矣。”安事帝十餘歲,視諸儒最舊。及官侍從,寵愈渥。御製門帖子賜之曰:“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時人榮之。御史或言安隱過。帝詰曰:“安寧有此,且若何從知?”曰:“聞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
洪武元年四月,江西行省參政闕,帝以命安,諭之曰:“朕渡江,卿首謁軍門,敷陳王道。及參幕府,裨益良多。繼入翰林,益聞讜論。江西上游地,撫綏莫如卿。”安辭。帝不許。至任,政績益著。其年九月卒於官。疾劇,草上時務十二事。帝親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
子晟,洪武中為浙江按察使,以貪賄誅。其兄昱亦坐死。發家屬四十餘人為軍,後死亡且盡。所司復至晟家勾補,安繼妻陳詣闕訴,帝念安功,除其籍。
初,安之裁定諸禮也,廣德錢用壬亦多所論建。
卷137 列傳第二十五
劉三吾(汪睿 硃善) 安然(王本等) 吳伯宗(鮑恂 任亨泰) 吳沉桂彥良(李希顏 徐宗實 陳南賓 劉淳 董子莊 趙季通 楊黼
金實等)宋訥 許存仁 張美和 聶鉉 貝瓊 趙俶錢宰 蕭執 李叔正 劉崧 羅復仁孫汝敬
劉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孫,以字行。兄耕孫、燾孫皆仕元。耕孫,寧國路推官,死長槍賊難。燾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