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我奇怪地問。
“告訴我,我的問題究竟在哪裡?”
我迷惑不解:“我還是不懂你的意思。”
“我想,這是我們最後一次治療了。你要把我的問題做個總結。你告訴我,你為什麼不想再為我治療了?”
“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這下輪到雷切爾迷惑了,“上一次,你不是要讓我哭出來嗎?”她說,“你一直想讓我哭出來,上次還儘可能幫助我哭,可我哭不出來。我想,你一定不想給我治療了,因為我不能按你的話去做。所以,今天就是我們最後一次治療了,對嗎?”
“你真以為我會放棄治療嗎,雷切爾?”
“是啊,任何人都會這麼做的。”
“不,雷切爾,你說錯了,不是任何人。你母親或許有可能那樣做,可我不是她。不是所有人都像你母親一樣。你不是我的僱員,你到這裡來,不是為了去做我要你做的事,而是做你自己要做的事,這段時間屬於你。為了治療,我會給予你某種啟示或敦促,可是我沒有任何權利強迫你非要做到什麼程度。還有,你任何時候都可以來找我,治療多長時間都可以。”
如果童年時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愛,就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時,就會出現一種特殊的心理疾病———我們總是先發制人地“拋棄”對方,即採取“在你拋棄我之前,我得先拋棄你”的模式。這種疾病有多種表現形式,雷切爾小姐的性冷淡,就是其中之一,她無疑是向丈夫以及以前的男友宣告:“我不會把自己徹底交給你。我知道,你早晚會把我拋棄。”對於雷切爾而言,在性愛以及其他方面讓自己放鬆下來,就意味著做出承諾,意味著情感的投入,而過去的經驗顯示:這樣做不會給她帶來回報,所以她絕不願“重蹈覆轍”。
。。
承諾的風險(3)
雷切爾跟別人的關係越親近,就越擔心遭到拋棄,這是“在你拋棄我之前,我得先拋棄你”的模式在起作用。經過一年的治療(每週治療兩次),雷切爾突然告訴我,她無法繼續接受治療了,因為她無力承擔每週80美元的治療費用。她說和丈夫離婚後,她就很拮据,如果繼續治療,每週頂多可以治療一次。我知道她是在撒謊。她繼承了一筆五萬美元的遺產,還擁有穩定的工作。另外,她出身古老而富裕的家族,經濟上不存在任何問題。
通常情況下,我本可以直接指出,和其他病人相比,她更有能力支付不算高昂的治療費。她以財力不足作藉口而放棄治療,其實是避免同我過多接近。還有一個原因是:那筆遺產對雷切爾有著特殊的意義。她認為,只有遺產才不會拋棄她,永遠屬於她自己。在這個讓她缺乏安全感的世界裡,那筆遺產是她最大的心理保障。儘管讓她從遺產中拿出微不足道的部分來支付治療費是合情合理的,不過,我還是擔心她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如果我堅持讓她每週治療兩次,她可能就此中斷治療,並且再也不會露面。她對我說,每週只能負擔50美元治療費,因此每週只能就診一次。於是我就告訴她,我可以把治療費減為每次25美元,每週照樣可以接受兩次治療。她的目光夾雜著懷疑、忐忑和驚喜,“你說的是真的嗎?”她問。我點點頭。雷切爾沉默許久,終於流下了眼淚,她說:“因為我家境富有,鎮上和我打交道的人,都想從我這裡賺更多的錢,你卻給我打了這麼大的折扣,我很感動,以前沒人這樣對待過我。”
接下來的一年,我一直對雷切爾悉心治療。雷切爾卻始終處於掙扎狀態,難以自我放鬆,甚至多次試圖放棄治療。我用了一兩週時間進行勸說和鼓勵,既寫信又打電話,才使她將治療堅持下來。第二年的治療取得了很大進展,我們能夠推心置腹地彼此交流。雷切爾說她喜歡寫詩,我就請求拜讀她的作品,她起初拒絕,後來答應了我。隨後幾周,她卻總說忘記把詩稿帶來。我告訴她,她不想讓我看到她的作品,這是不信任我的表現,這和她不願配合馬克以及其他男人在性愛上過於親近如出一轍。我也不禁反思如下問題:她為什麼認為讓我欣賞她的作品,代表著承諾和感情的投入呢?她為什麼覺得與丈夫體驗性愛,就意味著放棄自己呢?如果我對其作品沒有任何反應,在她的心目中,是否意味著我對她不屑一顧、乃至完全排斥呢?難道我會因為她的詩寫得不好,就終止我們的友誼嗎?她為什麼沒有想過,讓我分享她的作品,更能加深我們的友誼呢?難道她真的是害怕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嗎?
到了第三年,雷切爾才真正意識到,我對她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