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2 / 4)

小說:三國軍神 作者:翱翔1981

不要忘了投。)

第649章 以進為退

李儒一言既出,滿堂皆驚。

若陳旭乃皇族子弟,縱然封王也並無大礙,可重點是陳旭不姓劉,又如何能給其封王?

縱觀整個漢代歷史,異姓王亦是屈指可數。

秦統一天下之後,就廢除分了封制,並且設立郡縣。及至後來天下大亂,六國貴族以農民起義軍的名義四處叛亂,各地分封制才紛紛恢復。

漢高祖劉邦消滅項羽,統一天下之時,迫於局勢才分封了不少異姓王。饒是如此,這些異姓王相比起周時,亦是實力大減。

當時最主要的異姓王有七位,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七王之中張耳病死,其子張敖即位,後因罪被為貶宣平侯;燕王臧荼謀反,被劉邦親兵討平;後燕王盧綰也被逼叛變,最後老死在匈奴。

楚王韓信更是被貶為淮陰侯,而後被呂后處死;梁王彭越亦是先被被貶,再被呂后處死。

呂后先殺淮陰侯韓信,又誅殺了梁王彭越,並且將彭越剁成了肉醬,把肉醬煮成粥用食盒裝好,分別賜給諸侯。

淮南王英布眼見諸王先後被殺,又接到了用彭越肉醬煮成的粥,心中無比恐懼,亦是被迫造反,而後身死。

劉邦手下有兩個韓信,一個乃是淮陰侯韓信,另一個就是韓王信。

韓王信當時在北方抵禦匈奴,為朝廷所猜忌,韓王信心中恐懼,就投降了匈奴,後來也被漢軍所殺。

七王之中,也只有長沙王吳芮一人得以善終,其封國亦是歷經五代而亡。

除此之外,也只有呂后分封了幾個呂氏族人為異姓王,分別是呂王呂臺、梁王呂產、趙王呂祿、燕王呂通。

魯王張偃因為其母親乃是呂后女兒,本人又是趙王張耳之孫,這才被封為了魯王。

除此之外,漢代至今再無其他異姓王。

自古以來,異姓王的存在本來就是一個異類。他們要麼是亂世中的野心家,要麼就是開國功臣。

當一個政權持續很久以後,忽然再出現異姓王,就代表了皇帝處於勢弱。一旦封異姓王,也就意味著一個朝代,將由興盛轉為衰敗,甚至於即將滅亡。

至少在東漢時期直到如今,也沒有哪個人被封為異姓王。哪怕當初權傾朝野的董卓,也未曾動過封王的心思。

張魯稱王之所以乃是大逆不道,就因為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

故此,當李儒要求天子給陳旭封王以後,整個大殿之內的朝臣,全都安靜了下來,屏住了呼吸。

眾人強行壓下心中的震驚,都將目光放在了陳旭身上,他們想要看看,封王之事到底是不是陳旭自己的意思。

不僅是朝中大臣,就連關中文武亦是如此。

文昭微微皺起了眉頭,暗暗想到:“文優今日是怎麼了,為何要提出封王之事?”

依照陳旭的心思,封王之事為時尚早,歷史上哪怕曹操擊敗袁紹,幾乎統一北方之後,仍舊只敢封公,而不敢稱王。

現在天下諸侯的數量,還要遠遠超過那個時期,陳旭又怎敢在此時冒天下之大不韙,妄自稱王?

感受到了眾人的目光,陳旭輕咳兩聲,對著門口的甲士說道:“文優瘋病越發嚴重了,居然敢說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你們還是現將其帶下去吧。”

隨後文昭上前兩步,向天子躬身行禮道:“陛下,文優瘋病越來越重,又在胡言亂語,還請陛下莫要怪罪他。”

甲士們聽見陳旭的喊聲,急忙進入大殿將李儒架著往外走,李儒卻仍舊高聲喝道:“我沒瘋,我沒瘋,大將軍功高蓋世,理當封王,理當封王!”

天子目送李儒出去,聽著陳旭的話之後,臉色才好看了一些。

最起碼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封王乃李儒自己所提出來,陳旭根本不知道。不然的話,陳旭也不會是這種表情,這種反應了。

滿朝公卿在惱怒李儒的同時,亦是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若是陳旭果真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稱王,憑藉他在朝中的權勢,縱然滿朝公卿都極力反對,恐怕亦是無濟於事。

陳旭若稱王,其餘諸侯勢必紛紛效仿,大漢也就真的沒救了。

然而,陳旭麾下的一些文武,卻有不少人眼中露出了失望之色。他們都是死忠陳旭之人,自然希望陳旭身份能夠提高。

如此一來,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