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面綴笑容,微側過臉龐朝跟隨在身後的原桂林區民團指揮部參謀長、現任全州代理縣長兼民團司令虞世熙、全州守備師四十四師師長王贊斌及第四集團軍高階參謀劉斐輕點頭顱讚許。
白崇禧感到十分欣慰。
他也應該感到欣慰,因為這一切都是按照他事先精心策劃的部署有條不紊地進行的。
桂系第十五軍四十四師是一九三三年五月間開赴江西省安遠一帶“圍剿”紅軍的,當時歸廣東西南政務委員會所派的餘漢謀軍指揮。
白崇禧老謀深算,城府頗深,在王贊斌率領莫德宏、周元兩個團臨出發前,曾意味深長地諄諄告誡說:“廣西地瘠民貧,養不起兵,而老蔣又時時想解決我們,不能不多養一些兵,以圖自存。現在派你們兩個團去剿,必須換回四個團的經費補給來,同時你們也不能損傷一個兵、一支槍,這是主要原則。”
後來,參加“圍剿”紅軍的桂系第四十四師果然不負白崇禧的厚望,由兩個團增加至四個團,防守地區擴大到安遠、龍南、虔南、定南一帶。
一九三四年八月間,白崇禧判斷江西蘇區紅軍主力有突圍西進的意圖,唯恐四十四師被紅軍主力吃掉,遂秘密潛赴江西安遠縣四十四師師部向王贊斌面授機宜,讓王贊斌立即準備將所部各團集結在安遠縣城及其附近區域,等候粵軍接防後,迅速率領所部兼程開回桂北。
白崇禧將諸事安排妥當後,潛回廣西,接二連三地給蔣介石發了幾封電報:“如為阻擋*透過湘桂邊境,廣西部隊願獨任其事,但必須先令王贊斌師歸還建制,否則兵力單薄,難以抵禦。”
此時的白崇禧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私底下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除了擔心四十四師在江西被紅軍殲滅外,還擔心一旦紅軍主力從江西突圍而出,沿紅六軍團舊徑直赴湘桂邊境,那時節廣西軍隊力單勢薄,不僅無法抵擋,任紅軍主力深入廣西腹地,而且會讓蔣介石的中央軍趁勢而入,將自己苦心經營的廣西吞併掉。
說白點,在白崇禧的心裡,既要防蔣,又要防共。
陰霾桂北 三(2)
此時,坐鎮南昌行營的蔣介石正指揮著五十萬“圍剿”大軍,分數路一步步蠶食著江西中央蘇區,眼見得中央紅軍已成甕中之鱉,不日便可全殲,多一個師少一個師已無關大局,況且桂軍僅是駐防,“圍剿”紅軍主要依賴中央軍,遂覆電照準。
然而,蔣介石尤恐紅軍突圍而逃,便規定桂軍必須在灌陽至全州之間佔領陣地,修築工事,不使紅軍透過湘桂邊境。
九月底至十月初,桂系第四十四師奉令一開回桂北,便立即開赴桂北四縣駐防,並構築工事。一三○團在灌陽,一三一團在全州,一三二團到興安,一三四團到恭城龍虎關。
四十四師在興安、全縣、灌陽休整數日後,即奉命偵察湘江上游由興安至全州黃沙河湘江西岸沿岸的碉堡線。
師部參謀處處長張文鴻被指定負責率領必要人員沿湘江實地勘察,凡是可以徒涉的地方,都擬建築大碉堡;水深處雖不能徒涉,也擬建築中、小型碉堡,並繪圖上報。
經過四天的實地選定,沿線總共擬設定大、中、小型碉堡約200餘處。
第四集團軍總部根據張文鴻所測繪的圖紙如擬批准,並飭令由興安、全縣兩縣縣政府負責趕緊構築。
軍隊負責勘察設計,地方政府負責徵調民工修建,一時間內桂北湘江、湘江支流灌江沿線修起了數百座大大小小的“烏龜殼”。
蔣介石在江西蘇區利用“烏龜殼”、“圍剿”紅軍的成功經驗,在廣西得以大力推廣。
如今,一切按照白崇禧的如意算盤撥弄著:修碉堡、築工事,桂北各縣防堵紅軍的戰前各種準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三十年後,當時任全州代理縣長兼民團司令的虞世熙一講起圍堵紅軍的情形,仍記憶猶新:
第四集團軍總部決定,在桂東北通湘省的要道和關隘,擇其具有軍事價值者,構築臨時防禦工事(即簡單散兵壕等),其餘小路,則應阻塞或破壞。全州的灌江和湘江西岸的渡河點均須建築碉堡,以利防守。
同時,為加強地方軍事力量,確保萬無一失,白崇禧又委任軍人出身的虞世熙為代理全州縣縣長兼民團司令,委任軍人出身的蔣鼎新為縣民團副司令。
十月十四日,虞世熙和蔣鼎新乘車趕赴全州,十六日正式接理縣篆。
十月十七日,走馬上任伊始的虞世熙便立即派縣民團司令部的人員,分途到縣屬灌水和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