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即可看出兩人的區別。而翁同對於變法,還停留在“體用”層面,遠不像後來一些學者評價的那麼高,這也可以用他在政治舞臺的最後言論來證明。 6月11日,皇帝在召見翁同時,談到慈禧太后讀了御史楊深秀、學士徐致靖所奏國是未定的奏摺後,表示今宜專講西學。皇帝還馬上用筆寫出某某官應準去讀書。翁同回答稱:“西法不可不講,聖賢義理之學尤不可忘。”這天,朝廷釋出翁同親筆所擬聖旨,亦即宣告變法開始的“定國是詔”。其要點是:
朕惟國是不定,則號令不行。極其流弊,必至門戶紛爭,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積習,於時政毫無裨益。即以中國大經###而論,五帝三王不相沿襲,譬之冬裘夏葛,勢不兩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後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發憤為雄,以聖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採西學之切於實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謬之弊。專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襲其皮毛,毋競騰其口說,總期化無用為有用,以成通經濟變之才。這道上諭的關鍵,其實就是翁同所說的“西法不可不講,聖賢義理之學尤不可忘”,與張之洞所表述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異曲同工。而具有實質性的變法內容,僅是創辦京師大學堂。與康有為所主張的激進變法,相差甚遠。 12日早上,皇帝與軍機大臣討論在宮內接見外國使節,翁同再次表示反對,於是“頗被詰責”。雙方還就對張蔭桓的看法問題展開長時間的爭論,最後不歡而散。 13日,皇帝命於6月16日召見工部主事康有為、刑部主事張元濟,道員黃遵憲、補用知府譚嗣同著送部引見,並命總理衙門檢視舉人梁啟超後具奏。 14日中午,翁同從城裡參加了皇帝與軍機處的議事後趕到頤和園,慈禧太后囑他先去吃飯。一切都是平靜的。 15日是翁同的生日。早上他來到頤和園的軍機處值廬後,太監突然通知說,翁某不必進見。這就異乎尋常了。看著其他軍機大臣進入皇帝處理政務的殿堂,翁同意識到肯定有重大事情發生。他獨坐著,望著窗外的瀝瀝雨絲,把五匣檔案整理好,交給蘇拉(服務人員)。同僚退出後,他讀到光緒皇帝的諭: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翁同,近來辦事多未允協,以致眾論不服,屢經有人參奏。且每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漸露攬權狂悖情狀,斷難勝樞機之任。本應察明究辦,予以重懲,姑念其在毓慶宮行走有年,不忍遽加嚴譴。翁同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特諭。翁立即離開值房回休息處,然後請軍機章京代撰謝折(被皇帝開缺了還要感謝)。軍機大臣剛毅、錢應溥、廖壽恆前來看望,翁同穿上正式官服與大家告別。由於明天還要向皇帝磕頭,他在頤和園留宿一夜,晚上,與三位軍機大臣“痛談”。 16日早晨,康有為在頤和園仁壽殿受到皇帝的召見,被任命為總理衙門章京。李鴻章來看望翁同,三位軍機大臣退值後也來談話。午後,皇帝起駕回宮,翁同急忙趕赴宮門,在道邊磕頭。皇帝注意到了這位花白頭髮的老人,“回顧無言”,翁“亦黯然如夢”,他與皇帝的最後一次見面就這樣結束了。翁同對於自己的政治生命就此完結完全沒有思想準備,整個朝野也為之震動。通常認為,翁同的被逐,是後黨破壞變法的一個步驟,是慈禧太后強迫光緒頒佈的上諭。也有人發現,變法在翁同被逐後,反而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故推測是皇帝為了變法而被迫與太后達成的一筆交易。大家都以為,光緒在剛剛宣佈了“定國是詔”後的第四天,就痛失股肱,從某種程度上預示了變法後來的失敗悲劇。幾年前,歷史學家孔祥吉先生從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中發現,開缺翁同的上諭是光緒親筆所擬,這在當時是異乎尋常的。因為通常諭旨都是軍機處“票擬”,而太后的意見,則用“欽奉懿旨”的方式釋出。孔祥吉指出,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光緒親政期間有任何一條筆諭旨,是慈禧太后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德宗的。而變法期間光緒親擬的上諭,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如9月4日對違抗諭旨,阻撓上書的禮部堂官懷塔布、許應革職懲處,對敢於上書言事的禮部主事王照超擢四品京堂之諭;9月6日任命譚嗣同等四人為軍機章京之諭。這些親筆諭都強烈地體現了光緒本人的意願。這樣,自然就引出了另一個相反的結論:把翁同從身邊趕走是皇帝本人的主意。皇帝對自己的這位老師,已經厭倦了,覺得他礙事了,不需要了。 1898年春秋之際,北京政壇撲朔迷離,變化多端。翁同與他那有二十三年師生之誼的皇上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衝突,使得光緒在變法伊始,非要用如此決然的手法和嚴峻的語氣,將他開缺呢?起碼可以用些 “年老致仕”的和緩措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