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而是“MicroSoft”。
1997年,蓋茨到清華大學作過一次演講,有人說,這是“比爾中國夢”的高潮。蓋茨的話讓在場的每一個學生都激動萬分,“在未來的20 年,軟體將改變世界,將比其他任何東西更能改變世界,這個變化將是極其巨大的,對我們所有人都將是非常令人激動的一段經歷。”也是這一次演講,讓蓋茨感受到中國學生的優秀、上進、好奇心,因而批准了在中國做研究院的計劃。
在國人心中,微軟的形象是雙方面的,一方面,它是酷和炫的傳奇,另一方面,它又以“壟斷者”的身份佔據報紙新聞的頭條。
從1997 年10 月開始,美國司法部指控微軟壟斷作業系統,將瀏覽器軟體與視窗作業系統捆綁銷售,l998 年11 月5 日,美國聯邦地區法院認定微軟在個人電腦作業系統佔據了壟斷地位。當天,微軟股票從95.56 美元跌至81.07 美元,一天之內,擁有微軟l5%股權的蓋茨身價縮水了54 億美元。
在中國,微軟也背上了傲慢的惡名。l998 年,中國計算機硬體銷售額上升了至少三成,軟體銷售額卻下降了三成,這時候,比起“盜版”來,大家更是責怪“微軟霸權”。
這,就是微軟中國研究院的起點。
我們首先面臨的是選址的工作。當時,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上的微軟辦公室像個貨棧,擁擠不堪,用吳士宏《逆風飛飈》裡的話說,“辦公區五顏六色的,到處堆得高高的。人們說話都是喊著,像是全世界都聽得到。”所幸的是,大家就要搬到新的辦公室——希格瑪大廈去了。
研究院設在希格瑪大廈的第六層,設計師當時還給我看了辦公室的圖紙,我搬進去的時候被嚇到了,因為真正的辦公室比圖紙上大好多,旁邊還設了專門的會議室。
確定了辦公地點,研究院就要啟動最關鍵的“追隨人才”的旅程了。
從北大和清華開始,我們遍訪中國的高校,作了無數場演講,展示來自微軟最酷的技術。
我們演示了聰明的語音識別技術,我會說出一連串的英文,我的電腦會自動識別出這串英文並顯示在電腦上。我們演示了最新的三維技術,讓觀眾看到我們可以為一個人建立一個三維模型,然後讓這個模型或哭或笑。我們還演示了最新的計算機視覺,它能夠在一個影片中找到人的臉和四肢。
最神奇的一個演示,是我可以在電腦面前像樂隊指揮那樣指揮電腦,電腦經過攝像頭捕捉我的影片,用計算機視覺演算法識別我的手勢,然後跟著我的節拍,奏出美麗的樂章。這些“科幻片”似的演示,讓學生們驚歎不已。
最後,我會告訴他們: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就可以參與這些新奇的研究專案。我當然希望這些演示讓年輕人對未來的研究工作充滿幢憬,我更希望讓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科學、熱愛創新、熱愛這個世界上的各種奇蹟。
很長一段時間,我像個陀螺一樣忙碌著,但我的內心是安寧的、充實的。
後來,我在給中國學生作演講時,多次提到選擇一個工作的標準,那就是成長、興趣和影響力。回國以後,我感到了一種興奮、一種期待,推動我去克服重重阻礙,將不可能變為必然。
我也開始著手安排我們的新生活,妻子在美國進行繁重的搬家準備工作,我也在北京尋找合適的住處。微軟承諾給派遣到國外的高層提供住房租金補助,並負擔孩子的學費。
我租下了香江花園的一套別墅。這裡的房子很精緻,周圍有大片的草地,社群裡有很好的中餐館和西餐館,也有健身房,還有兒童遊樂場所。這個別墅區,室內裝潢很像新加坡,社群環境則很像美國,雖然我很想體驗“北京生活”,但還是這種“仿美國社群”,更適合剛剛回國的妻子和女兒。張亞勤歸來
1998 年8 月29 日,我們全家人從加州飛到北京,光是行李就有1 000斤,還有兩個大集裝箱更是上萬斤——那是我們在美國的全部家當。把家安頓下來以後,我一邊繼續在中美兩國尋找合適的人才,一邊開始準備微軟中國研究院的成立儀式。
1998 年11 月5 日,北京國際俱樂部,微軟中國研究院正式宣佈成立,同時宣佈了我們6 年8 000萬美元的投資和在未來幾年將研究院擴大到100人的決定。一個只有3 個人的小團隊卻引來了眾多的關注。當天,國際俱樂部來了300 多位嘉賓,其中包括中科院所有計算機專業的院士,著名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