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他受邀加入蘋果董事會。阿梅里奧一上任,就立刻擺出一幅力挽狂瀾的專家形象。加人公司的第一天,他就找到了我。阿梅里奧的助理希望為他塑造一個平易近人的形象,聽說我的部門當天要召開一個員工大會,有幾百位員工參加,而這個團隊又是公司最前沿的技術團隊,於是,他要求我把最後15分鐘的時間給他,我欣然答應。
阿梅里奧如約在會議上發表了演講。他說:“不必擔心,這家公司的境況比我以前從鬼門關裡救回的那些公司好多了。給我l00天,我會告訴你們公司的出路在哪兒。”他的出現確實像是一個救星,而且當時員工還活在前任CE0 的陰影當中,所以對他還是非常歡迎的。
但當我陪他走出這個會議室時,我問這位新的領導,對我的團隊感覺如何?他竟然說:“蘋果真是沒有紀律,一點也沒有。”他說這話的時候,我心中充滿憤怒,我注意到了他的肢體語言,那是相當自負,而且有一種階級觀念。他要求大家稱呼他為阿梅里奧博士,這相當不符合蘋果,或者說不符合所有高科技公司的習慣。
這時,我對“我們的救星”就開始有一種擔憂了。
後來,阿梅里奧的自大問題逐漸被放大。在頭
100 天裡,他只和自己帶來的核心團隊一起設計公司的“戰略計劃”,從來不聽廣大員工的心聲。100天后,他果然推出了新的戰略計劃,但是,員工們對這個計劃既不理解也不支援,他的聲望也開始走下坡路。
半年後,公司業績繼續下滑,這位CE0 召開了一次全體員工大會。他不但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在臺上指著所有員工說:“Damn it!Don’t put me inthis spot again!(真他媽的,你們再也不可以讓我這麼為難!)”
而當公司節約開銷,甚至面臨裁員的時候,他卻開始修建一個CEO 套房,裡面有私人的洗手間。這樣的奢侈作風讓很多員工不滿。
他在公開場合的表現也開始讓人失望。在一個派對上,阿梅里奧對一位記者說:“蘋果就像是一個有破洞的船,而且每一個水手都在划向不同的方向。我的工作就是讓這些水手往一個方向劃。”那位記者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