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謝了接過,“外婆和孃親一樣,總提這個事。端午還小呢。”
逗得大家笑了起來。
“靈兒,聽說你這裡的溫泉,泡澡可舒服了。能否——”謝太婆試探地問。
“娘可見外了。我這裡的東西,您只管用去。這溫泉其實只是因為挖的深了,自然冒出來的溫水。也不是什麼神奇的。端午,你帶外婆和舅媽去看溫泉去。”
“哎。外婆,舅媽,這邊走。”
端午然後把二丫拉到屋裡,把大哥的信給她看。
“姐姐這幾日定要打扮得好看些,那個李元寶和林安夜要來村裡了。”
二丫也沒看仔細,垂頭害羞地說:“****都是要擺麵攤的,穿得好看反而不成體統。”
端午從箱籠裡找了找,“這件廣袖高腰褶皺裙倒是適合姐姐的。清秀又高貴。”
“這可不是我想展示給他看的。”二丫翻出一件背面打了補丁的石灰色窄袖裙,“穿這條袖子小,煮麵也快。”
“可是上面有補丁呢。姐姐穿得這麼寒酸,不怕日後成了,他們小看你嗎?”端午疑惑不解。
“妹妹就不懂了。上面打補丁才表明我身處逆境也頑強不息嘛。這樣才與眾不同。我相信任何男人都喜歡找艱苦奮鬥的女子為妻。”
“可姐姐不覺得這樣太刻意了嗎?”
“什麼刻意?做面還穿得像郊遊一樣才叫刻意呢。”二丫堅持自己的意見。(未完待續。)
185 結髮(第一更)
正
距離村口不遠的一處小山丘下,佇立著一座報恩亭。倪重陽帶著雙親經過報恩亭的時候,忽然想到了什麼,停下了馬車。
報恩亭雖然不大,卻很顯眼,也是村民臨時避雨的好去處。
亭子的設計,採用了攢尖頂。四條稜骨伸向四個方向,長度超出亭子的基地並彎彎上翹,把亭子完全的包含在裡面。
亭子的四根柱子選用了上等的木材,雖然長年被風雨侵蝕,卻依舊堅固如新。
圍繞著柱子的,是一圈坐凳欄杆,由耐風霜的榆木而成,光滑平直,常常被孩子們拿來當床睡。
抬頭往上看,亭子上掛著一塊匾額,雖然模糊,但還是可以辨認出“報恩亭”三個字。
石碑上報恩亭的故事,依舊清晰,倪重陽雙手撫摸石碑上的字。
當年的那個孩子狀元及第,想回來報答他的雙親時,雙親卻都已經病故,他的報恩再也沒有這個機會,於是,才鑄造報恩亭,以此警醒世人,報恩要及時。
父母會年邁,恩人會遇不測,所以,不能等什麼都辦好了再去報恩,不然,悔之晚矣。
倪重陽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親,眼淚流下,喃喃說:“爹,娘,你們放心,以後,我必會護得你們周全。”
端午把借來的書籍都翻閱完畢了。她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因此書籍的內容都被她記載在腦海裡了。她還開始默寫出來,希望能讓倪重陽的醫術得到點幫助。
倪重陽回來了。
因為怕走漏風聲,他沒有帶他父母去回春堂,而是直接來找知府大人。
端午看到何湘捷不能說話了,很難過,倪重陽說:“端午,你先和我父母說一會兒話,我要進去找知府大人,有話說。”
楊端午點點頭。
倪重陽於是被帶去見知府大人去了。
屋內,何湘捷在房間中緩慢的挪動著腳步,雙手伸在空中上下探索著,似乎想摸到什麼東西。被謀害之後,何湘捷不但失去了語言的能力,眼睛的視力也大不如前。但何湘捷還是希望能自食其力。
突然,何湘捷的腳被凳子拌了一下,失去平衡的身體,不偏不倚倒向房間正中的桌子上,隱約中,何湘捷看到了桌子的影子,趕緊貼了上去。但舞動的雙手,卻將桌上的茶杯碰在了地上。
“婆婆,你怎麼了?”楊端午聽到聲音,趕緊推門進來。看見倒在桌旁的何湘捷,趕緊小跑過去。
把何湘捷扶穩坐好後,楊端午給何湘捷遞上了一杯水。
“婆婆,有什麼事,只管叫我就好!你這萬一摔傷了,豈不更壞。”楊端午勸說道。
何湘捷點點頭,眼底卻透露出一股不服輸的堅毅。
“還好沒摔傷,”楊端午慶幸道:“婆婆,想吃點什麼呢,我給你做。”
“蓮子羹還是紅棗湯?”楊端午看著何湘捷的眼睛問道。何湘捷的嘴角微微一揚,卻不能說話。
“蓮子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