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大雨之前,楊端午回到了家。謝靈趕忙把楊端午接了進去。
“怎麼才回來,孃親擔心死你了。”謝靈拉著楊端午的手說:“看外面這天氣,很快要下大雨了。”
楊端午見過謝靈後,便徑直走向蠶房,這驟變的天氣,對蠶房裡的蠶寶寶來說,絕不是什麼好事。
大雨來臨前,蠶房裡的空氣中,瀰漫著重重的溼氣,或許是這溼氣太重,讓桑蠶都顯得動作緩慢,好久才會挪到一下身體。
潮溼的空氣,也讓桑葉上塗上了一層露水,這種潮溼的桑葉,會讓蠶寶寶生病。
楊端午看了下,蠶房牆角的石灰,早已經被潮溼的空氣浸透了。
很快,楊端午讓勞力們送來了很多石灰,另外還有木炭,這石灰可以吸收多餘的水分,木炭還可以除去空氣中的一些異物。
隨著桑蠶的逐漸孵化,為桑蠶另建一個蠶房便是重要的事項了。
有了之前的經驗,新建的蠶房更加防潮,也更加通風,楊端午還專門設定了老鼠陷阱,只要有老鼠出沒,一逮就一個準。
越來越多的桑蠶,出繭也越來越多。楊端午一個人,是完全忙不過來了。
雖然這批勞力愚鈍,但楊端午還是成功的教會了他們。
這收集蠶繭看上去簡單,但過程中卻有很多講究。
這桑蠶成繭,大約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之後,破繭而出大約只需要三至五天的時間。如果不能及時處理蠶繭,那麼一旦蠶蛹咬破蠶繭,破繭後的蠶繭,就沒有繅絲的價值了。
楊端午拿到這麼多土地之後,已經把明年的事情都規劃好了。
這些蠶繭,是其中的關鍵。
楊端午親自去蠶房,挑選了一批外表堅硬的蠶繭。這外表堅硬,說明蠶繭的營養好,也就說明裡面的蠶蛹比較健康,那麼,這些蠶蛹破繭而出後,相互之間交配產下來的蠶子,便是來年重要的養殖物件了。
除此之外,絕大部分蠶繭,是需要經過處理的。
楊端午讓勞力把吐絲成繭的蠶蛹小心翼翼的取出來,這些新鮮的蠶繭裡不僅有存活著的蠶蛹,還有很多不利於蠶繭長期儲存的水分。
楊端午需要讓蠶繭裡面的蛹死掉,阻止蠶蛹的破繭,另外,也要儘可能除去裡面的水分。
這方法有很多,最好的便是烘繭。
話說這烘繭是一種技術活,好多人把握不好尺度或方式,甚至直接把蠶繭燒著了。
這雖然也可以達到目的,但是很耗時間,而且,效果也一般般。而且,效果也一般般。
楊端午可不是隨隨便便的,在養蠶的路上,楊端午要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楊端午用竹子特製了一種圓筒,用細細的竹片上上下下的搭起了近百個格子,圓筒中間,是一根圓圓的竹筒。
楊端午把收集過來的蠶繭一個個小心翼翼的放進這圓筒上的格子裡,再把這個圓筒,放進一箇中空的鐵器內。
這個鐵器,也是楊端午精心設計製作的,這個鐵器的四壁比較薄,下壁是直接用來加熱的,因此做的比較厚。
這烘蠶繭,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便是是蠶繭能夠裡外都受熱均勻,這樣蠶繭能夠順利解舒,為下一步繅絲打下良好基礎。
為了保證竹筒裡面的蠶繭都能夠受熱均勻,楊端午還在竹筒上面加了一個把手,在加熱的過程中,由勞力透過把手來轉動竹筒,後來,楊端午又改進了這個裝置,勞力可以很輕鬆的轉動這個竹筒。
(未完待續。)
213 逼宮
楊端午抬起頭來。
這就是謝靈思想了這麼久,做出的決定嗎?
她不由得笑了:“娘,沒有用的。謝花寶他們,你又不是不瞭解。如果道歉可以停止他們對我們的報復,我早就去了。”
“或許有用呢?畢竟,林安靜如今是宗閏的妻子。林老爺可是謝老爺的妹夫。”謝靈眼裡閃過一絲決然,如果真不行,她就跪在謝家門前,她受點羞辱又如何,只要她的孩子們都平平安安的。
楊端午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林老爺可不會為了一個女兒,得罪整個謝家。別忘了,他除了林安夜這個兒子,還有個女兒林安白呢。”
林安白,已經十二歲,林夫人就是因為生她,血崩而死。所以,深愛妻子的林老爺,一直不敢面對林安白,覺得見到了林安白,就好像重新回到了妻子死去的那一天,那種心痛,會讓林老爺產生和妻子同去的衝動。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