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裡的地步。
至於出口,這不是說出口就出口的,這得有時間來慢慢增加出口量,慢慢的壓縮其他國家的農業,如果來個突然的暴增,那麼將發生很劇烈的碰撞。
農業上的失衡,也是夏鈞急於發展工業的原因。
因為夏鈞兌換了大批工業裝置,工廠數量迅速增加,從而帶動了工業上對勞動力的需求,把過多的農業人口吸納到城市來。
……
在中國的格局基本確定下來了之後,袁世凱開始了他的第二步計劃,那就是進行軍政分離。
北京政府就軍政分離的問題展開了初步的政策,袁世凱對軍政分離很上心,只是北洋政府要施行軍政分離顯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袁世凱首先要整頓的就是東北,東北是北京的後花園,一旦東北不穩,北京便將腹背受敵。
同時袁世凱以為張作霖是個頭腦簡單的人物,一旦馴服,將對主人極為順服,於是把張作霖傳召進京。
為了籠絡張作霖,袁世凱把張作霖召入北京覲見。
張作霖接到命令不得不去,但又有些害怕,於是帶了一個營的兵力護衛著他進京。張作霖到了北京見了袁世凱,袁世凱掏出了一隻金懷錶,張作霖見這東西金閃閃的,不由多看了幾眼。
結果等張作霖出去的時候,袁世凱便把這個金懷錶,以及張作霖剛才在那端詳的古玩字畫都送了過去。
袁世凱再次展開金錢攻勢,這種手段在滿清時代自然是很好用的。
不過袁世凱忘了,這是在共和總統時代,北洋軍下面都在盯著袁世凱的位置,畢竟大總統不可能當一輩子。
而且袁世凱也看錯了人,張作霖乃是土匪出身,更非什麼頭腦簡單之輩,張作霖的野心最強,可謂是眾多軍閥中最為毫不掩飾的一個。
張作霖收了東西,表面行當然感激涕淋。
接著袁世凱又派了拜把子兄弟張錫鑾出任奉天都督,負責地方行政,以為他與張作霖會很好合作,因為張錫鑾是張作霖的乾爹。
然而張作霖已經羽翼豐滿,手握北洋軍的一個整編師,早就想獨霸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