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英國又不好得罪中國,特別是中國有能力向德國進行貿易的情況下,若是中國倒向德國,那麼對英國來說是一個很恐怖的災難。
中國此時有四億人口,其戰爭潛力是有多麼的恐怖。
就單單是1。7億人口的沙俄就能拉起1600多萬的軍隊,那麼中國是不是可以拉起4000萬大軍?
以當前中國的軍工業發展程度來說,加上其發達的農業技術,完全有能力走上一條非常恐怖的擴張路線。
英國此時還是不願意挑動中國的神經,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扯皮無果之後,英國政府終於放下姿態,請中國出面調停緬甸衝突。
如此,中國政府才答應出面調停。
在中國政府的調停之下,緬甸殖民當局與果敢王國的代表終於是座到了談判桌上。
就如何劃界而治的問題,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果敢王國提出,緬甸自古屬於緬甸人民,不屬於英國殖民當局,英國殖民當局應退出緬甸,讓緬甸人民獨立。
到如今,緬甸殖民當局還不明白果敢王國的核心組成部分竟是漢族,還以為這是單純的‘緬甸人民’。
為了能夠達到預定效果,果敢王國自然是把條件往高裡喊。
緬甸殖民當局則威脅道,如果果敢王國還繼續進行軍事行動,那麼英國很快就將派遣大軍來剿滅緬甸王國。
緬甸殖民當局很快為這個威脅付出了代價,果敢王國直接退出了談判。
果敢國防軍三日後發動了潮水一般的攻勢,被圍困的五萬英軍很快就淹沒在了‘緬甸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見援軍遲遲不到,那五萬英軍堅守了一天之後正式投降。
此時被果敢國防軍俘虜的英軍本土士兵就達到了了一萬兩千餘,而俘虜的印度阿三也高達近四萬人。
至於那些緬甸土著軍,在俘虜之後很快就被策反了,加入到了‘緬甸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英軍投降後,果敢國防軍繳獲了大批重武器。
果敢國防軍立即打了一個單子發回國內,這上面要的全是英軍重武器所需的彈藥。
此時中華帝國政府不好直接將先進的重武器給果敢國防軍,但現在繳獲了大批的英軍重武器,帝國只要提供彈藥就可以了。
彈藥還不簡單,夏鈞從兌換平臺上兌換了大批的英軍制式彈藥,讓人火速送往緬甸。
緬甸國防軍擁有了這批重武器,也就可以進行更大規模的攻堅作戰了。
對於談判的破裂,中華帝國政府只能表示遺憾了,但卻未做到一個調停國所應做到的程式。
英國卻是在其中看出了一些端倪來。
這個果敢王國在外交談判上像極了中國,當年華東政府在外交談判上也是如此,談不攏就打軍事牌。
對於一個合格的政客來說,軍事是最後一張王牌。
在能以政治方式解決的時候,儘量用政治方式解決。
那種動不動就動用武力的國家,在他們看來是十分危險的衝動性國家,中國正是一個十分衝動的國家。
夏鈞已經被各國列為危險政治人物,鬼知道這個年輕人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出來。
在各國政客看來,當前這個年輕人已經展現出了一種非常強烈的領土擴張慾望,這種擴張慾望自中日戰爭之後難以遏制了。
先是日本遭殃了,接著是荷蘭遭殃了,現在是英國遭殃了。
不過英國緬甸殖民地的衝突是與土著叛軍的衝突,在外界還對果敢王國王族果敢族有所瞭解前,都認為這可能是中國意圖在支那半島扶持一個親中國家。
至於下一個要遭殃的是誰,誰都明白,那就是沙俄。
沙俄幾個世紀以來不斷向亞洲方向擴張,並在幾次與清朝的戰爭中籤訂了數次割地條約。
翻開條約會發現,中國還有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俄所佔據。
下一個遭殃的肯定就是沙俄,而此時沙俄陷入歐洲戰局之中,協約國不願意看到中國對沙俄動武,以免影響了對同盟國的戰爭。
但以當前中國這樣的發展勢頭,與沙俄的戰陣唯一可以避免的方式就是沙俄主動讓出侵佔中國的領土。
中國此時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英國此時就倒黴了,還偏偏不能和中國較真。
緬甸局勢再次惡化,十萬英軍都沒能取得什麼良好的效果,英國顯然沒有多餘的精力讓緬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