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第二個非洲戰場,因此只能再次請中國出面調停。
這次中華帝國政府的調停進展得比較順利,果敢王國方面再次出席了談判,雙方的條件也都有了變化。
在中華帝國政府的‘努力’下,果敢王國終於答應了劃界而治的條件,但前提條件是英國承認果敢王國的國際合法地位。同時界限從原本的東枝南移到了奈比多地區,基本上等於是即要緬甸的山區,也要一半的緬甸河谷。
這個界限看起來卻是比較合理的,因為緬甸的主要人口都集中在河谷地區,至於山區經濟落後,對於英國殖民統治來說山區並沒有什麼油水,那裡除了雨林就是沼澤,環境惡劣得一塌糊塗。
但從版圖上看去,卻是不合理的,這樣一畫就把緬甸大部分地區都給了果敢王國,而緬甸殖民當局只佔了原先的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都被果敢王國佔據了,雖然這四分之一是最精華的地區。
“英國應該尊重緬甸人民的訴求,每個民族都應有獨立的權力。”中國外交部部長朱曉誠在談判會議上說道。
顯然中國在緬甸問題上支援的是果敢王國。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兩百七十章 內閣移民會議
第兩百七十章 內閣移民會議
對於中國來說,並非一定要佔領整個緬甸,只要佔領大半個緬甸就可以了,而且主要的是,換取英國的妥協。
英國只要妥協,承認果敢王國的國際合法地位,那麼中國就能名正言順的向果敢王國輸出軍火等等。
日後怎麼打,果敢王國都輸不了。
取得了大半個緬甸,不僅把緬甸的大部分資源都收入囊中,而且還能在西南獲得出海口,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打下整個緬甸也無需那麼心急,真正等打打起來了,緬甸也不在話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華帝國政府完全沒必要把英國佬逼得太急了。
把半個緬甸河谷留給英國,等於是留了半個緬甸殖民地收益給英國,英國應該知足了才是。
因此中華帝國外交部沒有再幫英國取得什麼有利條件的理由。
在雙方談判時,果敢國防軍也在到處擴張,緬甸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變得非常洶湧,雖然在組織上還很混亂,但果敢國防軍收買人心的手段卻很高明,首先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