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3 / 4)

小說:張春橋傳 作者:人生幾何

切職務的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了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事件和鄧小平最近的表現,認為鄧小平問題的性質已經變為對抗性的矛盾。根據偉大領袖毛主席提議,政治局一致透過,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後效。

中共中央

一九七六年四月七日

在透過這兩項決議之際,張春橋的心境是複雜的,憂喜參半;喜的是從此把鄧小平趕下了臺;憂的是華國鋒不僅成了總理,而且成了“第一副主席”。

從政治危機中解脫出來的張春橋,開始謀算著怎樣幹掉華國鋒了……

“狄克”的末日

一九七六年是中國現代史上最為多事的一年;一月,周恩來去世;

二月,開始“批鄧”;

三月,《文匯報》事件引發第三次炮打張春橋;四月,天安門事件;

五月,“四人幫”喧喧鬧鬧紀念“文革”十週年;六月,全國著手深挖天安門事件的“後臺”;七月,朱德去世;

八月,京、津、唐和松潘大地震,中國大地在撼動;九月,毛澤東去世;

十月,終於爆發了中國的“十月革命”。

如此緊鑼密鼓的時刻,張春橋給徐景賢掛了長途電話,說是需要一個秘書。

張春橋早已配有秘書。接到電話,徐景賢以為,一定是張春橋在北京的事情太多,忙不過來,要增加一名秘書。

徐景賢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竟然“拎不清”。他從復旦大學物色了一位男教師,以為各方面的條件都不錯,準備推薦給張春橋當秘書。徐景賢把此人的檔案寄往北京。

幾天之後,張春橋便把檔案退回,附有一信給徐景賢。徐景賢看信之後,方知自己實在糊塗,怎麼不知張春橋的用意?!

張春橋的信,寥寥數語,說自己在北京太寂寞,想找一個伴……信中還叮囑,閱畢即燒掉,不要儲存此信。

徐景賢恍然大悟:張春橋要的是女秘書,為的是“做個伴”!

文靜,已成為張春橋的累贅:每一回“炮打”,文靜的歷史問題都成了攻擊張春橋的炮彈。張春橋幾次打算提出與文靜離婚。可是,細細一想,又打消了離婚的念頭。因為張春橋已是“大人物”了,一旦“休”了糟糠之妻,又會成為“炮打”的“炮彈”……唉,真叫張春橋左右為難。

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張春橋獨自住在北京。即便回到上海,也不回家,不與文靜見面。他不再給文靜去信,去電話,一切資訊透過兒女“中轉”。

這樣若即若離的夫妻關係,不時折磨著張春橋的心。他口中唸叨著:“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無奈,他的心也是肉長的。

在慶祝“五·一六通知”發表十週年——亦即“文革”十週年的那些日子裡,五十九歲的張春橋常常感嘆不已:十年前,他節節上升,歡天喜地;眼下,總理夢一次又一次化為幻影,已預感到末日的來臨。

風雨飄搖之際,獨居釣魚臺。偌大的房間,反而使張春橋覺得空虛、寂靜。這時,他強烈地產生了一個念頭:需要一個伴!

“徐老三”明白了張春橋的意圖之後。便悄然在上海張羅起來。自然,張春橋的這個“伴”,必須政治歷史乾淨,不叮再有任何把柄落到別人手中。此外,還要年輕、漂亮、有文化、有政治頭腦,況且女方要願意做這個“伴”。

徐景賢畢競頭腦靈活,派人在上海醫學院物色物件,藉口是給“中央首長”挑選一名貼身護上……

“物件”總算找到了。照片、檔案送往北京,張春橋也滿意了。

就在這個護士打算動身去北京的前幾天,任憑徐景賢一次次給張春橋掛電話,一直沒有人接電話……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晚八時,接到華國鋒的通知,說是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政治局會議。三輛紅旗牌轎車,駛出釣魚臺。

當張春橋、姚文元步入懷仁堂,等待著他們的是荷槍實彈的解放軍戰士。

王洪文比他們僅先到一步,已經就擒了。

江青在中南海她的住處就擒。

江青在就擒時,狂喊亂叫了一番,提出了一連串的“抗議”。姚文元瞪著金色眼發愣。唯張春橋長嘆一聲,束手就擒……

毛澤東去世之後,張春橋對形勢分析了一番,託肖木向上海傳話:“毛主席去世了,要有像毛主席那樣有威望的領袖是不可能了……現在比列寧去世時好,那時斯大林威信不高,托洛茨基做過紅軍總司令,威望比斯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