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
張春橋的話,需要“翻譯”方能明白:他,自比斯大林,而把華國鋒比做托洛茨基。他以為自己的威信比華國鋒要高,因此取華國鋒而代之仍大有希望。
張春橋仍把上海視為“基地”。在徐景賢的筆記本上,親筆記下了一九七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張春橋派肖木傳達的口信:
階級鬥爭形勢要經常研究,一方面要提高警惕,一方面要提高信心。馬克思主義剛出來時。中國這麼一個大國還沒有人知道。後來到了列寧,中國懂得馬列的也很少。現在毛澤東思想在中國在世界傳播了,比起那時候來懂得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要建立信心。當然要看到曲折,看到資產階級還有力量,問題是誰掛帥。
上海的工作,轉告上海不要急,不要多出頭,許多事讓外地去搞,我們要把工作做得紮實一些。上海不搞,別人還會拿出幾條來講你。老實說,上海還沒有真正經受過嚴重考驗,林彪、鄧小平要搞上海,都沒有搞成,林彪搞成的話,上海有大考驗,要打仗。
張春橋的這段話,同樣需要“翻譯”。他警告徐景賢,上海正面臨著“大考驗”。
“要打仗”。
在十月初,在張春橋親筆寫下的提綱中,有著這樣的句子:“革命與專政。怎樣革、怎樣鞏固政權。殺人。”
上海在準備著“打仗”、“殺人”。根據張春橋的“指示”,“要警惕黨內出修正主義,在中央,在上層。”上海給民兵發了七萬四千餘件槍、炮。彈藥一千多萬發。
十月二日,奉毛遠新之命,瀋陽部隊一個裝甲師,朝首都北京進發。葉劍英聞訊,下令該師立即返回原處。
箭在弦,彈上鏜,劍出鞘。
風聞,十月七、八、九日,北京將有“特大喜訊”。王洪文一口氣拍了一百多張照片,以供登臺時用。上海的紅紙頭被搶購一空,準備慶賀“大喜之日”。
毛澤東在病重之際,曾說過:“看來只有在腥風血雨之中交班了,我死了以後會怎麼樣,只有上帝才能知道。”
已經蒙受十年浩劫的中國人民,怎麼還受得了新的一場“腥風血雨”?
十月六日晚,不費一彈、不開一槍,“狄克”和他的夥伴,“和平”地進入了監牢……
張春橋的鐵窗生活
四年之後,“狄克”和他的夥伴作為反革命集團主犯被押上了歷史的審判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