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成“四人幫”
“狄克”,正在做著總理夢!
一九七二年五月,周恩來在例行的體格檢查中,發現患早期癌症。
漸漸地,周恩來日益消瘦,每日大量便血,一九七四年四月,他不得不住進北京醫院。
張春橋與鄧小平並列為副總理。誠如寒冰與熾炭,兩人尖銳地對立。張春橋做著總理夢,鄧小平成為他的最大的障礙。
一個是靠“打倒走資派”起家的。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在中南海西門小屋,向蒯大富面授打倒劉鄧機宜的,不是別人,正是張春橋。
一個是從“中國第二號走資派”大帽子下解放出來、重上政治舞臺。他要對“文革”進行大整頓。鄧小平並沒有因為捱整而改變他的政治見解。
論資歷、論能力、論智慧、論經驗,張春橋都不是鄧小平的對手。
最使張春橋坐立不安的是,毛澤東支援鄧小平,周恩來支援鄧小平。
敦請鄧小平復出的,是周恩來。毛澤東呢?在鄧小平一九七二年八月三日的信上,寫下一段批示,讚揚了鄧小平:“鄧小平同志沒有歷史問題,歷史上他是捱整的,二戰時期鄧毛謝古,他是毛派的頭子。大家可以看《六大以來》。”
這裡的“二戰”,即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指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至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鄧毛謝古”,鄧為鄧小平,毛為毛澤章,謝為謝維俊,古為古柏。一九三三年,“鄧毛謝古”因擁護毛澤東的正確路線和政策,受到王明“左”傾路線的迫害、打擊,人稱“毛派”。毛澤罩就是毛澤東的小弟弟。
唉,當鄧小平成為“毛派的頭子”時,張春橋正是“華蒂社中堅”!
接著,毛澤東又稱讚鄧小平“人才難得”。張春橋懊悔不盡,當年沒有像整劉少奇那樣,置鄧小平於死地。如今,鄧小平復出,毛澤東倚重於鄧小平,構成了對張春橋的最大的威脅。
鄧小平出任副總理。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提議鄧小平參加軍委工作,任總參謀長。鄧小平本來就在軍隊中有著很高的聲望,“劉鄧大軍”的鄧便是他。出任總參謀長之後,他受到軍隊的擁戴。張春橋心中發慌了——他雖然從“文革”一開始就穿上軍裝,後來當上南京軍區第一政委,可是他在軍隊中的威信幾乎等於零!
獨力難當,四人結幫!
在“中央文革”的旗幟下,張春橋與江青、姚文元實際上早已結成一夥。
說實在的,張春橋在江青面前,雖然總是裝出一副順從的姿態,但是打心底裡,他並不把這個女人放在眼中!在張春橋看來,江青不過是個草包,如此而已。他處處“敬重”江青,全然因為她是“第一夫人”,她有著無與倫比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在兩次炮打的危機中,都是這位“第一夫人”拉他一把,才使他脫離險境。
至於姚文元,向來對他言聽計從。姚文元是他一手拉扯上去的。在姚文元面前,他永遠是“老上級”。
王洪文雖說有著俊俏瀟灑的外表,張春橋卻知道他的底細——繡花枕頭而已。
此人胸無點墨,在張春橋掌握之中。儘管有時也與張春橋閘點彆扭,畢竟畏懼張春橋三分。
毛澤東本來寄望於王洪文。誰知王洪文一到北京,就被張春橋拉了過去——他們本來就是一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裡,張春橋、江青、姚文元、王洪文結成一幫。起初,人稱“上海幫”。這樣以地域定名,未免使上海人反感。於是,又有人稱之為“四聯幫”。
最後,毛澤東給他們起了一個傳之千古的名字——“四人幫”!
就在王洪文當上中共中央副主席還不到一年,毛澤東便對這個接班人失去了信心。毛澤東已經察覺了王、張、江、姚的不正常的活動。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七日,毛澤東當著中央政治局委員們的面,指著江青說:“她算上海幫呢!你們要注意呢,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呢。”這是迄今有案可查的毛澤東最早批評“四人小宗派”——“四人幫”的話。
“四人幫”,人們通常稱之為“王、張、江、姚”,那是按照四人的職務高低加以排列。也有的稱之為“江、王、張、姚”,因為首領是江青。在“四人幫”之中,張春橋是軍師。江青的旗子,張春橋的點子,姚文元的棍子,王洪文的副主席牌子,他們“四合一”,結成一幫。“四人幫”的核心,是張春橋。
“四人幫”之中,其實沒有一個“正宗”的上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