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3 / 4)

小說:非常道 作者:絢爛冬季

學,由青島市長沈鴻烈陪同。沈市長介紹時說:“主席,這是我們自己的學校,你不必客氣,有什麼指示,儘管吩咐。”出人意料的是韓主席沒有什麼指示,他只“嘿嘿”了兩聲之後慢條斯理地說,“我沒有什麼話說,各位老師都教得很好,很好,很好。”

韓復榘的山東省政府成立不久,就開各廳處預算審查委員會。為使收支相符,有人提議削減教育經費,全體贊成,教育廳長何思源堅決反對,兩下爭執甚為激烈。話到激昂處,何說:“這不是我個人的事,事關後代青年。主席要我幹,就得這樣;不叫我幹,我就走路。”這一下使韓無法躲閃,結果他表示決不減少教育費,以後每年還得增加,最後他站起來說,“決不欠你的教育費,你放心吧!”

1941年,張大千跋涉8000裡,到達敦煌。到達千佛洞那天,天還沒亮,他迫不及待的提燈入洞探視。原訂計劃是到那裡觀摩三個月的,第一天大概地看了一些洞,他對太太和子侄說:“恐怕留下來半年都還不夠。”張大千觀察千佛洞時發現,千佛洞在坐西面東的山崖上,早晨有陽光射入,再加上氣候乾燥,毫不潮溼,所以洞內的內藏能長達數百年而不損壞。不過,三百多個洞窟之間,路徑卻崩壞了,他只好一面探洞觀畫,一面修路開道。“老實說,我到敦煌之初,是抱著莫大雄心去的,可是巡視了千佛洞之後,眼見每洞由頂到底,都是鮮明的壁畫,瞠目驚歎之餘,真是自覺渺小。”

在西南聯大讀書時,殷海光面對當時的思想爭論,曾問金嶽霖:“哪一派是真理?”金沒有正面答覆,他沉思地說:“凡屬所謂時代精神,掀起一個時代的人興奮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殷海光又問:“什麼才是比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金說:“經過自己長久努力思考出來的東西,比如說,休謨、康德、羅素等人的思想。”

段錫朋父女遊明孝陵,天藍雲白,段錫朋卻讓女兒看樹下泥築的土屋和半死的老牛。“看著他們穿什麼,住什麼,”段說,“大多數人就這麼活著的。這是我們這輩的過錯,也就是你們的責任了。”

1995年,作家鄧賢已經在他的長篇鉅製《日落》中說:“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曲解了歷史,現在糾正還來得及。”他在另一部歷史反思著作《大國之魂》裡說:“歷史可以忘卻,但不應篡改。”

信念第十九

我死後,華夏文化亡矣

章太炎說:我死後,華夏文化亡矣!

林則徐被流放,臨行前將在廣東時所譯的《四洲志》、《澳門日報》、《粵東奏稿》以及西方的炮船模型圖樣,統統交給魏源。魏以關山路遠之辭勸林保重,林說:“善始者不必善終,如不出逆料,則徐此生無能為也,寄意丹青,徒發清議而已。唯愚兄所託著書之事,望賢弟刻意為之,務使大清臣民早開智慧,舍此則無可禦侮矣!”

曾國藩認為,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拜上帝,不僅是他的敵人,也是全民族的敵人。他在“討賊檄文”中罵洪秀全最激烈的一句話是:“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凡讀書識字者,又焉能袖手坐視,不思一為之所也?”

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熊成基在失敗被捕“招供”時說:“各國革命之歷史,皆流血多次,而後成功。我此次失敗也,普通社會中人不知附和也。推其不能附和之原因,蓋因自由之血尚未足耳。比如草木,不得雨露,必不能發達。我們之自由樹,不得多血灌溉之,又焉能期其茂盛?”

秋瑾在被捕前得知徐錫麟失敗的訊息時,沒有趁機逃走,她對來勸她離開者說:“我怕死就不會出來革命,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1918年11月10日,梁巨川在北京投湖自殺,遺書說:“吾因身值清朝之末,故云殉清,其實非以清朝為本位,而以幼年所學為本位。吾國數千年先聖之詩禮綱常,吾家先祖先父母之遺傳與教訓,幼年所聞以對於世道有責任為主義,深印於吾腦中,即以此為本位,故不容不殉。”突現了其“必將死義以救末俗”的志願。梁的自殺,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震動,新舊兩派的人物都對他為道德理想獻身的精神表示極大的敬意。

1918年,邵飄萍創辦《京報》,他的理想就是辦一份獨立的報紙,不依附任何政治勢力;他相信新聞記者是“社會之公人,是居於統治者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