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部隊,反而分散我軍兵力,增加在中原戰場打大殲滅戰的困難,這就難以在短期內改變敵我兵力對比,進一步改善中原戰局。而我進入江南的部隊,由於作戰環境的艱苦,也發揮不了善打野戰的長處。在渡江南進轉戰過程中,三個縱隊預計會有5萬人的減員,如果將所付出的損失用在中原作戰,完全可能消滅敵軍好幾個整編師。
劉伯承的思緒沸騰起來。他被表面沉默謙遜、寡言少語而內心深處卻吒叱風雲的粟裕震撼了。
鄧小平看過電報,沉吟片刻,又展開了手中的撲克牌。
“大王”沒有,“主牌”三張,“分兒”倒不少。這個牌怎麼打?
鄧小平眼前晃動的不再是牌,而是粟裕那雙深凹的眼睛。“這是一位後起之秀,一個了不起的戰略家。”鄧小平眯起眼睛,把一手牌合起展開,展開合起,從內心由衷地讚歎。
劉伯承踱著步子,走到鄧小平身後,似看又非看。
三圈牌下去,鄧小平大膽地甩出一張“老K”,贏得了第一個“10分”。
五圈過後,鄧小平已經贏得“35分”。
劉伯承被吸引住,靜觀那決定勝負的“5分”如何奪取。
鄧小平扣住手中的牌,微閉眼。
打到第九圈,鄧小平把最後“5分”押了上去,“對門”一個配合,“40分”拿到手,成功地“上臺”了。
劉伯承笑道:“好懸!你怎麼知道‘對門’有這個實力?”
“這和你司令員領兵打仗是一個道理,知己知彼還要知友鄰。兩個回合下來,他們手中有什麼牌,我清清楚楚,心中有數。”
鄧小平拍拍屁股上的土,隨劉伯承走進屋內。
劉伯承又一次展開電報:“你怎麼看粟裕的來電?”
鄧小平點上一支菸,深吸了一口:“很有道理,值得考慮。”
劉伯承點點頭:“手裡的‘主牌’不多,‘摳底’便不如‘爭分’取勝的把握大,你說是不是?”
“哈哈……伯承,藏而不露,你原來是精通牌道的嘛!”鄧小平走近地圖,說:“敵人目前在淮河以北機動作戰者為九個整編師,而我方野戰部隊為20萬人,如果粟兵團加人中原作戰,則為30萬人。我們和陳粟、陳謝三路相互配合,尋機殲滅敵兩到三個師,即可完全掌握中原主動權!”
劉伯承踱步,駐足:“正如粟裕所說,自去年7月開始,減輕老解放區負擔,避免後方崩潰的戰略任務已由於三軍挺進中原而完成,沒有必要放棄集中主力在中原殲敵的機會而急於躍進江南。目前,中原會戰的局勢,無論我方、敵方,已經形成。今後要攻克的城市越來越大,仗也必然從游擊戰轉人陣地戰。這樣,必須有強大的火力才能迅速有效地大量殲敵,並需要大兵團協同作戰才能殲滅旅、師乃至兵團建制的敵軍。粟裕的三個縱隊,無論火力裝備,還是作戰能力,都是一流的。三軍合力中原作戰,不僅能迅速改變中原局勢,並可直接影響到全國各戰場。”
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劉伯承摘下眼鏡,感慨道:“粟裕了不起啊!改變中央既定的戰略方針,是要有些勇氣的。”
鄧小平:“而這一點尤其難能可貴。粟裕不僅目光敏銳,有獨到的軍事謀略,還是一個胸懷坦蕩、無私無畏的人。伯承,他需要我們的支援。”
劉伯承點頭:“粟裕是個周密的人,他來電徵求我們的意見,是恐有不周干擾了中央的決策。既然他的提議於全域性有利,我們應該支援。”
“我們給中央軍委和粟裕發個電報,提出我們的看法。有時從區域性看到的問題,會對中央的決策全域性有參考價值。與此同時,我們下一步的作戰方向應繼續向西,按原計劃展開宛西戰役。”
劉伯承的目光又回到地圖上:“無論粟兵團渡江南下或是加人中原作戰,都需要引敵西調,使他們順利渡過黃河,跳出濮陽。”
4月18日,劉伯承、鄧小平下達“宛西戰役”命令。
同日,劉鄧聯名發電報給中央軍委和陳粟:
照現在情況看來,我們擔心的是過江很少把握。
……如果過江與自身準備尚不充分,則以退出幾個月
為好(先派多支小部隊去)。……如果粟部退出,加
入中原作戰,爭取在半後方作戰情況下多殲滅些敵
人,而後再出,亦屬穩妥,亦可開啟中原戰局。
河南 濮陽 1948年5月14日…l5日
古城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