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茲為界,阿克莫拉和埃斯圖斯巴茲以北為東方面軍防守區域,以南是東南方面軍的防守區域,而阿克莫拉南面就是東南方面軍北面第一重鎮卡拉幹達,如果說卡拉幹達是東南方面軍最北面的一個防守區域,也是最大的物資中轉樞紐的話,那阿克莫拉就是東方面軍最南面的一個防守區域,又是這整片區域最大的交通樞紐,他不像卡拉幹達基本上就是北連南烏拉爾,南連哈薩克中南部,而阿克莫拉除此之外,還有一條東西向鐵路,可向東連線埃基圖斯巴茲,向東連線馬格尼託哥爾斯克或葉卡捷琳堡甚至直至東歐平原。
所以對於這個地方,就像東南方面軍在處於後方的卡拉幹達駐守了較多軍隊一樣,東方面軍在阿克莫拉也駐守了大批軍隊,甚至因為東方面軍本身兵力要多得多,所以在阿克莫拉的駐軍遠比東南方面軍在卡拉幹達的駐軍要多,總數接近三十餘萬。
在阿拉斯加,因為阿克莫拉而向東經過埃基圖斯巴茲後就是直面阿拉斯加阿爾泰省的巴甫洛達爾市,所以這次進攻當中,依著蘇聯的防守區域,阿拉斯加同樣以巴甫洛達爾劃分戰區,所括過渡突破作戰時巴甫洛達爾在內以北屬第二方面軍負責,往南才是第三方面軍的戰區。
因為蘇軍南烏拉爾兵力眾多,第二方面軍在鄂木斯克方面為了對蘇聯保持足夠壓力,牽制足夠多的蘇聯軍隊,不得不在北面的託博爾斯克,南面的巴甫洛達爾採取守勢,駐軍數量都不過十萬左右。應該說防守力量是相對比較薄弱的。而布瓊尼就是看到了這一點,他已經不滿足於被動的防守了,他要利用這個機會反過來實現突破,如果他能夠突破巴甫洛達爾防線,那依靠他手頭足夠的兵力優勢,足以將戰火燒到阿拉斯加西伯利亞邊境數省。足以將阿拉斯加的所有部署打亂,將他們現在全部的優勢徹底化為烏有。
“是”參謀敬個禮後,忽然想起了什麼,問道:“元帥,第10集團軍和22、23軍二十餘萬大軍離開後,阿克莫拉那裡就只剩下第三十三軍和一些軍區守備部隊,最多十萬人,會不會太薄弱了?”
布瓊尼斜了眼參謀,指著地圖道:“從額爾齊斯河到達這裡有600多公里,中間有百萬軍隊從南面的東南戰區嘛,從現在阿軍已經佔領的阿亞古茲和克里烏希到這裡更是達近千公里,而且從那裡抵達阿克莫拉的道路非常困難,上千公里是那容易透過的麼,或者你認為敵人的飛機可以飛這麼遠來到這裡?或者直接投下士兵和大炮?而且即使越過了那裡,他們也還需要面對在卡拉幹達駐紮的哥薩克騎兵第七師在內近六萬大軍,而且那裡有數十萬身強力壯的礦工,那裡是東南方面軍的物資供應轉運基地,不缺彈藥,隨時可以武裝起來,除非他們的第三方面軍全軍北上攻打卡拉幹達,否則他們絕不可能攻陷卡拉幹達,只要卡拉幹達還在,阿克莫拉就還安全著呢”
參謀悻悻退出了辦公室,遙望著南方,也覺得自己剛才過於擔心了,就算阿拉斯加已經在哈薩克方向實現突破,但東南方面軍的主力還在,阿軍第三方面軍還有近半大軍沒有過河,被堵在了塞米巴拉金斯克和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那麼僅有三十多萬軍隊過河的阿拉斯加人有可能越過東南方面軍的主力長途奔襲近千里攻打卡拉幹達甚至阿克莫拉嗎?
紅波利亞納位於卡拉幹達以南49公里處,這座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沙俄時期的小要塞,卡拉幹達市興起,並且修建了縱貫哈薩克的鐵路並透過這裡後,這裡的位置顯然更重要了一些,是南哈薩克進入卡拉幹達的必經之路,也是卡拉幹達的南面門戶。
自然這裡對剛剛從扎雷克村一帶越過哈薩克兵陵抵過這裡的第二十九機步師和第五騎兵團來說卻是北上攻打卡拉幹達的第一個攔路虎。
殷細德和第二騎兵師副師長兼第五騎兵團團長汪叢山趴在地圖前。身邊還站著幾位團長和參謀,望著散佈在近五公里防線上的一萬哥薩克騎兵,大家的臉色都不是很好。
第二十九機步師兩個坦克團和四個機步團,一共擁有400輛豹式和狼式坦克,600輛步兵戰車,還有48門牽引榴彈炮,除了這些重火力外,還擁有80門80毫米無後坐力炮和120門60毫米迫擊炮以及大量的機槍。
為了保障如此大量的重型裝備,他們吃足了苦頭,要不是這些坦克和步兵戰車都是最新式的先進裝備,還是像那些老式坦克一樣的話,他們不可能在三天多時間趕到這裡,幾乎每天都走近兩百公里。
按說這樣的裝備足以攻打約有一萬多不到兩萬士兵的紅波利亞納了,但關鍵是這裡其實比沒有圍牆的卡拉幹達市還要難攻打一些,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