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丘吉爾宣佈;“蘇聯的危險就是…我們的危險,也是美國的危險,正如蘇聯人為保家而戰的事業是全世界自由的人們和自由的民族的事業一樣。”
兩個月後,即1941年8月14日,丘吉爾和羅斯福發表了《大西洋憲章》,在這一憲章中,他們以理想主義的措詞宣佈了他們的共同目標和共同原則。1942年5月,英國和蘇聯簽訂了為期20年的互助條約,第二個月,美國和蘇聯又簽訂了《美…蘇租借協定》;這兩個協約是同盟國合作的具體表現。合作的另一表現是1943年6月蘇聯人決定解散他們為推翻世界資本主義而於1919年建立的共產國際、鑑於他們同西方列強的友好關係,蘇聯人這時斷定共產國際已沒有用處,不過應該指出,這一決定實際上並不意味著什麼,因為到1939年時共產國際的主要官員已轉入黨中央書記處,他們在那裡繼續發揮作用。同盟國戰時合作的另一結果是1943年11月成立了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這一國際機構緊跟在軍隊的後面,向已被解放的國家提供各種救濟,直到新的國民政府能負起責任時為止。它於1944年春開始工作,到1948年9月解散時,它已分發了主要源自美國的2200萬噸物資,包括食物、衣服和藥品。它的主要活動範圍在希臘、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和義大利。如果沒有它所作的貢獻,戰後歐洲的貧困和苦難實際上會更嚴重。
戰爭臨近結束時,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