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時間鬧得長安滿城風雨。

馳援東都的兵馬分成左右兩軍,分別由李建成和李世民統率,穿過八百里秦川,浩浩蕩蕩朝向東方進發。這時候,激戰猶酣的李密和王世充都殺紅了眼,陣勢如海潮漲落,你來我往,仗愈打愈猛烈。行軍途中,李世民不斷跟人談論洛陽的戰爭,不斷蒐集瓦崗軍的情況。他尤其對李密感興趣,著重瞭解他的生平經歷,掌握了許多可供參考決策的資料。

李密,字玄邃。其父名寬,曾任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公。李密年輕時便頗有智略,志向遠大,輕財仗義,好結交名士。在擔任左親侍時,楊廣看到他的模樣古怪,對宇文述說:“左翊衛的那個黑不溜秋的年輕人,目光陰冷透亮,相貌異常,不要讓他宿衛。”

宇文述暗示李密,於是他稱病自請免除了職務,從此屏絕應酬往來,閉門專心讀書。有一次,他騎在黃牛背上讀《漢書》,楊素瞥見了,非常詫訝,召到家裡傾心交談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李密的學問見識廣博深遠,不同凡響。你們都不如他。”從此,楊玄感和李密感情日厚,結成深交。

大業九年,楊廣二次親征高麗。楊玄感乘亂起兵反隋,請李密出謀劃策。李密提出了上中下三計:上計,長驅入薊(北京市),據守臨渝(三海關),扼住咽喉,切斷楊廣的歸路。中計,西取長安。下計,襲取洛陽。如果百日之內攻不下洛陽城,隋朝從四面八方調集到了援軍,後果就難預料了。楊玄感說:“你的下策,卻是我的上策。文武百官的家眷都在東都,若能攻克,足以動搖楊隋的軍心。而且,所經過的城池不奪取,不能顯示我軍的威力。”可是,洛陽久攻不下,最終慘敗。

李密從押解途中逃脫,投奔瓦崗寨。首領翟讓用他去遊說諸小股民軍,收編了他們,取得了翟讓的信任。李密又和前來找他的李玄英商通,裝扮成道士,四處散佈《桃李章》:“桃李子,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在製造輿論的同時,進而又結交了翟讓的軍師賈雄。翟讓把李密建議他攻取東西二京和自立為王的話告訴賈雄,問他可不可以採納。賈雄裝模作樣卜了一課,雙手一拍,歡欣鼓舞地說:

“大吉大利,貴不可言。不過,”他語氣一變,“你自己當大王,恐怕不見得成功,如果擁立那個進言的人,一切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照你所說,”翟讓反問道,“蒲山公應該自立,那他何必要跟隨我?”

“諸事都有其緣由和因果關係。他之所以前來投奔將軍,是因為你姓翟,翟的意思是沼澤池塘,蒲草非水不能生長,所以蒲山公需要你,離不開你。”

翟讓相信了賈雄的話,跟李密的交往密切起來。李密說服翟讓攻取滎陽,就近從洛口倉取糧,等到兵壯馬肥,再與他人爭鋒。李密、翟讓、徐世勣和王伯當合圍隋將張須陀,打敗隋軍,陣斬張須陀。楊廣詔命光祿大夫裴仁基當河南討捕大使,替代張須陀,趕赴虎牢關鎮守。翟讓讓李密獨自建立大營,號稱蒲山公營,自己帶著舊部回到了瓦崗。李密提督蒲山公營西進,抵達康城,說降了幾座城池,獲得了大量的軍資糧草。翟讓後悔了,又返回來追隨李密。

大業十三年二月,李密和翟讓聯合攻下了洛口倉,開啟糧倉聽任百姓取糧。接著又擊潰了隋軍的反攻,繳獲了所有輜重、器械和鎧甲,贏得了聲譽。翟讓推舉李密當盟主,上尊號稱魏公。改年號為魏公元年。大赦天下。釋出命令的文書,署名稱行軍元帥府。魏公府設定三司和六衛,元帥府設定長史以下的屬官。李密授予翟讓上柱國、司徒的職務,封東郡公。又任命單雄信作左武候大將軍,徐世勣作右武候大將軍。趙魏以南和江淮以北地區的民軍莫不響應,前來歸附者如流水一般,絡繹不絕,部眾猛增到幾十萬人。李密派護軍修築洛口城,方圓四十里,作為行軍元帥府的駐地。又命李世勣率部向東攻佔城池,取得了安陸、汝南、淮安和濟陽。黃河以南的郡縣,大多歸屬了李密。

第十五章 “援救”東都(3)

裴仁基阻擋不住李密的進展,受朝廷的猜忌,迫於無奈,帶著部眾獻出虎牢,向李密投降了。李密任命裴仁基作上柱國,封河東公。裴仁基的兒子裴行儼智勇雙全,李密任命他作上柱國,封絳郡公。少年英雄羅士信也隨裴仁基降於李密,擔任總管。李密又得到了齊州歷城人秦叔寶和濟州東阿人程咬金,任命二人作內軍驃騎。李密攻下回洛倉,並打敗了段達的七萬隋軍。武陽郡丞元寶臧,舉郡投降李密。李密任命元寶臧作上柱國,封武陽公。元寶臧吩咐他的門客魏徵上表向李密緻謝,並請求將武陽郡改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