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魔王,他的嘍囉都是魔鬼,俘虜都得處死。”李孝恭反對說:“不能殺。如今以人肉充飢的,隨處可見,不算什麼稀奇事。王爺吩咐要善待俘虜,若是處死他們,一則有違叔王的將令,二則往後誰還肯投降?”他帶領人馬從金川南下,一路順風,進入巴蜀,傳檄各地,收降了三十餘州。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四章 強扭的瓜也甜(3)

這時候,河東還未攻下,劉文靜與屈突通兩軍相持一月有餘。李淵派出宣撫使招降,屈突通不但不降,還命牙將桑顯和夜襲唐營。劉文靜和左光祿大夫段志玄竭力苦戰,斬獲無數。桑顯和單人匹馬逃走,餘部都投降了。屈突通越發窘困,軍心動搖。有人建議他投降,他流著淚說:“隋朝兩代帝王待我不薄,恩寵有加。常言道,亂世識忠臣。食人之祿,臨危而避艱險,我做不出來。”部眾被他的忠貞不屈所感動,情願繼續跟著他。李淵又派屈突通的家僕前往勸降,屈突通怒斬家僕以表###志。他留下桑顯和守潼關,自己率軍東下,想與洛陽的兵馬會合。桑顯和明知大勢已去,好漢不吃眼前虧,屈突通一走,便向劉文靜獻城投降。劉文靜命竇琮率領輕騎,會同桑顯和東下尾追,在稠桑追上了屈突通。屈突通結陣固守,竇琮命令隨同桑顯和投降的屈突壽前去向他父親喊話。屈突通橫眉怒目罵道:

“這個蟊賊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告訴你,過去我跟你是父子,現在跟你卻是仇敵,勢不兩立。”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屈突壽好言相勸,“父親過來好了,父子團圓,一家團圓,唐王不會虧待你。”

屈突通氣得鬍鬚都翹了起來,命左右放箭。桑顯和頂替上來,叫喊道:

“諸位聽著,屈突通走上了窮途末路。你們都是關中人,能逃到哪裡去?趕緊投降吧,早早回去守著父母妻兒過日子。”

隋軍將士全都放下了武器,屈突通成了孤家寡人。他跳下馬背,向東南叩拜,痛哭流涕地說:“臣力屈至此,非敢負國,天地神靈,實所共鑑。”侍衛把他扯起來,拖到了他兒子與桑顯和的跟前。劉文靜跟竇琮、桑顯和等一一上了功勞簿,然後用囚車將屈突通押送到了長安。

李淵和顏悅色,親自給屈突通鬆綁。屈突通卻不領情,扭著脖子硬梆梆地說:

“收起你的把戲,假仁假義。請殺了我吧!”

“屈將軍,”李淵和風細雨地說,“我請你共謀大事,實乃出於敬重你的人品和才幹,何必固執。”

“少說廢話。我屈某不會屈服於你。”

勸降形成了僵局,李淵也有些失望了。李世民針對屈突通寧折不彎的剛正性格,避開“勸”字,改用開導的方式說: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說,民為邦本。由此看來,盡忠報國,主要是造福於民。楊廣倒行逆施,塗炭生靈,神人共憤。忠於他好比為虎作倀,助紂為虐,完全背離了民心民意。亡羊補牢,時猶未晚。你是個明白人,自然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何必意氣用事,拿生命來開玩笑。腦袋只一個,砍掉了,可就長不出新的來了。”

“我寧願死,不願降。”

“誰叫你降?當今的天子,明明是楊家的後裔,我和你本來都是楊隋的臣民。”

屈突通被說服了,低下了頭,不再言語。李淵奏請楊侑詔命屈突通擔任兵部尚書,賜予蔣國公的爵位,兼秦公元帥府長史。

英雄惜英雄。李世民很看重屈突通精於韜略,多謀善斷。屈突通也羨慕李世民年輕有為,英勇無敵。二人相處融洽,成了忘年交。

李淵滿心歡喜,對裴寂說:“二郎連屈突通也收服了,我真為他感到驕傲。”

“李靖、屈突通都是難得的良將,都收入了二郎的囊中,大郎的勢力就遠不及他了。王爺,事情不可小看呦,得想想法子,鞏固大郎世子的地位。”

“相府的事他幫不上忙,帶兵打仗又不敢讓他掛帥。”李淵顯露出犯難的樣子。

“劉文靜等率軍東進奪取土地,攻佔了弘農郡。不如讓大郎去巡視河東,多露露臉,可以提高他的聲望。”

年底,李淵又收到軍報。李孝恭與地方官相互配合,乘勝南下奪取土地,巴蜀全部納入了西京的版圖。至此,東起商洛,南至巴蜀,各地的郡縣長官、民軍首領和氐、羌酋長,爭相派遣子弟前往長安請求歸順。有關衙門回覆的文書,每天數以百計。

過了年,李建成從河東回到了長安。無所事事的他耐不住寂寞,約邀白雪公主去霸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