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滅鄭家的艦隊,卻不曾想過,從陸地上徹底端掉鄭家。故此聽得宋獻策之語後,他也是微微一驚,但是不得不承認,冒充流寇滅了鄭家,那麼整個局勢都活了。
對於新襄來說,倭寇、荷蘭人,都是外因,都很難影響到新襄的發展,真正至為關鍵的還是大明內部。滅了鄭家,對那些上竄下跳的小人,是一種震懾,同時藉著張獻忠的手攪亂大明南部局勢。…;流寇所過之處,大明的基層官府會受到毀滅性地打擊,這種情形之下,就無法控制人口的流動,甚至不用新襄招納,就會有無數聽聞新襄這世外桃源的百姓湧入新襄,成為新襄的新鮮血液。
“為破此局,矮子用了不少心思啊,只不過主公一向對朝廷保持一定的敬意,採用矮子之計向,會對朝廷的權威造成極大的打擊,同時也要冒朝廷惱羞成怒的風險。其實這個時候最好的情形,還是建虜大舉入侵,讓朝廷無暇分身……”茅元儀心中暗想。
眾人開始七嘴八舌討論宋獻策計策的優劣,俞國振沒有開口,這是他們會議的習慣,若是俞國振開口就是定下基調了。在他做決定之前,眾人可以就是否執行某個計劃進行探討,但在他定下之後,所有的反對意見可以保留,卻不能再說出來,只能就如何讓計劃更好實現進行討論。
儘可能避免因為不同意見而導致的黨爭,一直是俞國振動腦筋解決的問題,其中就包括這種制度上的規定。
商討了一會兒之後,眾人都覺得,宋獻策這個計策確實是破局的妙手,甚至可以說,有了這一策,今後大明朝廷就再也無法限制新襄了。
這一計策的副作用,卻沒有人提及。
原本相對較為安穩的湘、贛、粵、閩四地百姓,只怕要因此吃不少苦頭了。以新襄的實力,一年接收二十萬百姓沒有問題,但是,這四地百姓加起來,何只二十萬?
所以眾人故意避過不提,他們知道,俞國振最為重視的就是百姓。儘管有的時候,對於百姓中的個體,俞國振會流露出不滿乃至輕蔑的神情,但是,對百姓這個整體,俞國振一向是心懷敬意與同情的。
用俞國振的話來說,華夏百姓個體當中,難免會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但從華夏百姓整體來看,毫無疑問是這個世界最具有創造力也最具有活力和智慧的,同時,他們還擁有遠超任何民族的勤奮。
在新襄施政當中,一向是儘可能避免傷害到百姓,有的時候,眾人會覺得俞國振對百姓的“仁”已經到了讓自己束手束腳的地步。他們卻不知,俞國振是為了避免開一個壞頭。
俞國振很清楚,只要他流露出一點不尊敬百姓的意願,那麼底下的人就敢將百姓踢倒在泥漿中再踏上幾腳。
他手指頭輕輕敲打在桌面上,陷入了深思之中。(本站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群書院。qunshuyuan。
五一二、海東暗鉤織羅網(四)
一群麻雀嘰嘰喳喳地飛過樹林,飛到這排高大的建築物前,自從這種鋼筋混泥土的建築取代了木屋草棚之後,麻雀們原本溫暖的簷下窩巢就沒有了,好在它們聰明而且適應得極快,現在已經學會在水泥樓的最高隔熱層下銜草為巢,一樣風吹不著雨淋不著。
它們停在六樓的窗臺上,側著頭向裡望,好奇地看著正在開會的人們。
分明有十個人坐在裡面,但這時裡面卻極為安靜,大多數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其內一人身上,而這人則在敲著桌子,若有所思。
對俞國振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他不是狠不下心的人,但那是對個體,若是對某個整體,他還是很容易寬容的。不過這幾年,他的心性也漸漸發生了一些變化,無論是在北面殺絕覺羅氏的建虜俘虜,還是在南面呂宋城劃出半徑五十里的無人區。這些都證明,他已經越來越冷酷。
但那是對著敵人,今天要對的卻是他一向想要幫助、喚醒和指引的百姓。
“章先生,我們的存糧是多少。”許久之後,俞國振開口問道。
“一共有存糧一百五十萬噸。”章篪對這種資料是張口就來:“另外,到五月便是夏收,那時我們的存糧可能要突破二百五十萬噸,倉庫儲存的壓力已經極大。”
這個數字不說出來眾人不注意,但一說出來。眾人都是吸著冷氣。
二百五十萬噸,也就是二十五億大斤,以一人一年吃二百五十大斤糧計算,夠千萬人一年的口糧!
“很好,很好!”俞國振也有些驚訝:“夏糧能豐收?”
“一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