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應元卻知道,此地遠不能說太平。城中的新襄軍不可能突破重圍出來炸河堤,做此事的,一定是王浩然留在城外遊擊的那幾支部隊。他們能神出鬼沒於兗州地界,對於地理狀況一定很熟悉,沒準就會判斷出這裡地勢較高,跑到這來守株待兔。因此,他連踢了幾人:“起來,起來,尚不是歇息的時候,不想死在這裡,就趕緊離開!”
被死亡的恐懼追趕,這些人紛紛爬了起來,跟著閻應元便逃。大約逃出六七里地,聽得身後一點聲音也沒有了,閻應元這才鬆了口氣。
看方向,自己是接近曲阜了,至聖先師故里啊……
想到自己應邀出山,卻打了這樣一場爛仗,閻應元不禁有些喪氣,頗有當初孔子落難於陳蔡的感覺。
就在這時,他的身體猛然僵住了。
因為,在他面前,一匹漂亮的白馬出現了。馬上一名騎士,分明是新襄軍的制服,眨巴著眼睛正盯著他。
“呃……”閻應元心中一激靈,正待想個法子矇混過去,那騎士卻是隨手一拋,一根繩套脫手飛出,直接將他套住。
然後那騎士一扯,閻應元便倒在了地上。他大呼“救我”,結果劉良佐部下逃得一個比一個快,轉眼之間,就全部跑散了。
“逮著個活口。”那馬上騎士扯了扯繩子,拖著閻應元走了幾步,閻應元光著膀子,在地上一拖,頓時疼痛難耐。他大叫道:“速殺我,我閻應元也!”
“官人,官人,這廝叫什麼閻應元!”馬上騎士大叫道。
閻應元心中一凜,他北上途中,與周鍾曾長談過,瞭解新襄兵的一些特點,他知道被新襄兵稱為“官人”的,唯有一人,那便是俞國振!
俞國振果然來到這裡!
閻應元忍不住抬起臉,想要看這位名動天下的俞國振究竟是什麼模樣。
俞國振聽王啟年說抓到了一個叫閻應元的人,心中便是一動。他對明末之史雖然不是非常熟悉,可一些著名人物還是知道的,比如說守江陰的典史閻應元。他跳下馬:“不要拖他,休要傷了人!”
王啟年手微微鬆了一些,閻應元翻身坐起,盯著正走過來的俞國振,眼神裡既有敵視也有不甘,還有幾分輕蔑。
“閣下姓閻名應元,是不是字麗亨的那一位?”俞國振道。
閻應元倒愣住了,他此時不過是一無名小卒,劉良佐是與他相熟,知道他的本領所以才敬他三分,卻沒有想到這位俞國振也知道他的名字。
“某正是閻應元,閣下必是南海侯俞國振?”
“正是俞某。”俞國振見他盤膝而坐,泰然自若,心中也有些佩服。他便也盤膝坐了下來:“閻先生為何會在此處?”
雖然俞國振並沒有人才收集癖,也不曾想非要將閻應元這樣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人物招徠過來,但真正見到這位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俞國振還是懷有敬意。
“隨劉良佐來。”閻應元並無畏懼,他沒有隱瞞自己的目的,看著俞國振,他又長嘆一聲:“俞公有救天下之力,惜哉,惜哉!”
“時至今日,我尚不敢說自己一定能救天下。天下百姓方能救天下,而非哪一個人。”俞國振道:“我聽人說起過閻先生,知道閻先生一向忠義自詡,故此我也不多說,只請閻先生去一個地方看看。”
閻應元笑道:“新襄雖好,卻非吾鄉。”
“閻先生家人,我會遣人去報平安。”俞國振知道他誤會了:“至於其他,以後再說吧。”
他此次趕來救援兗州,雖然相信王浩然能守住兗州,但若說心中一點都不擔心,那是騙人的,因此,他對於戰況很感興趣,不過看到閻應元現在的狼狽模樣,他覺得沒有必要問了。
五九二、水淹三軍馬難前(四)
“王浩然此次做得漂亮,水淹三軍啊!”
費超撐著竹篙,將木排用力推動,看著周圍的一片浩瀚,忍不住讚道。
“果然,在官人身邊呆過就不一樣,幾年前這廝還只是呆頭呆腦的蠢書生,現如今就有這般本領了。”
“那兒有一個活的,快開槍!”
隨著費超一聲話語,木排上的虎衛砰的一聲槍響,大約三十米外的一個傢伙慘叫了聲,從樹上掉了下來,落入水中,一團紅色的血汙浮起。
高傑閉緊眼睛,屏住呼吸,生怕被這夥補槍的虎衛發現。
與劉良佐多少有些準備不同,高傑是在睡夢中被洪水衝醒的。此時正值酷暑,嚴熱難當,因此諸軍中頗有人是赤膊入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