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一時間沒有反應。那邊湯若望與卜彌格又站起來,向著俞國振行了一個鞠躬禮。
“閣下。我們是來向您陳情的。”
“陳情?”
“是,我們研究過您所提出的實學。其中有許多都與我們歐羅巴的學術有相通之處,我們這些來自歐羅巴的教士,給東方帶來了另一種文明,我們相信,您不會否認,您那可與天使相比的智慧,也受過我們文明的啟發。”
湯若望的話讓卜彌格大吃一驚,在卜彌格看來,俞國振作為一位東方的“國王”或者“皇帝”,他應該是那種自負而剛愎的人,特別好面子,這一點他在歐洲或者東方都見識過。…;
這種人必須對他恭敬,否則會激怒他,那樣的話,無論提出什麼要求,他都聽不進去,都不會同意。
但讓卜彌格吃驚的是,俞國振點頭,表示同意湯若望的觀點。
“湯先生,你說的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精髓,全在《易經》中的兩句話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從來不否認別的文明有自己的長處,我們也很樂意去學習這個長處,所謂有容乃大嘛。”
“正是因為了解這一點,所以我們冒昧地前來向您陳情,在您的治下,或許是因為某些官員的私心,或許是某種程式上的誤會,導致我們無法傳播主的榮光……”
湯若望在陝西傳教的時候,就一直很關注俞國振,他為了瞭解俞國振的性格,甚至去拜謁了據說與俞國振有過交往的李巖,從李巖那裡,他得到了一些對俞國振的這印象。然後,他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