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過年之前,有一件事情,還是讓方雲非常在意。
那就是雒陽的白馬寺,這是佛教傳入華夏之後,第一座建設起來的寺廟,也是後世華夏佛教的祖庭。白波軍時期,並沒有破壞這座寺廟,甚至白波軍的將士裡面,都有不少因為大量殺人,最後被忽悠信了佛教的存在。
這些人保護佛產,甚至於只要託庇於白馬寺的農民,都能夠免遭白波軍的破壞。白波軍如此重視佛教,也有一個說法,是白馬寺和白波軍的名字有點相似,而且在道教那邊得不到信仰的白波軍,自然而然的轉換了信仰。
但這一切,也使得佛教在司州的發展非常迅速,大量的田產被他們吞併。
這個時代的佛教還沒有後世那麼慈悲,對於教徒更多采用恐嚇的方式,反正就是一些簡單粗暴的方法來宣傳教義。同時他們此刻並沒有戒肉戒酒,不少的和尚念著佛經,吃著肉食和喝著酒,完全就是一副酒肉和尚的作態。
最重要的是,因為白波軍時期的關係,白馬寺侵吞了不少的田產,不少的百姓都成為了他們的佃戶。再加上方雲許諾十年政治不變,這就使得他們心安理得的享受著這些信徒,甚至他們佃戶的供奉。
這也就算了,他們甚至還公然開放高利貸,然後用武僧威嚇借款者把土地交出來。結果就是他們佔據的地盤越來越大,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勢。寺中更是豢養了三千多名僧兵,完全就是一個獨立王國一般的存在。
甚至於,白馬寺還聯絡其他地方的寺廟,包括徐州、青州和雍州的寺廟,作為盟主一樣積極傳教,甚至抵抗太平教和天師道的傳教大業。
這點有太平教的祭司專門和方雲進行彙報,這才讓他關注到佛教這個存在。說到底,在南北朝之後,佛教才慢慢形成規模,最後正式成為華夏宗教之中信徒最多的存在。但在這個時期,這還是一個小規模的教派,沒什麼信徒,而且教義非常的簡單粗暴。
正因為沒什麼影響力,所以方雲才忘記了它的存在,實際上它卻一直存在。真正調查才發現這個時代的佛教,當真是比後世更為不堪。
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外來教派,看多了洪荒小說的方雲,對佛教本身沒什麼好感,尤其在漢魂的查探下,發現他們居然那麼放肆,心中就更是非常的不爽。
更別說,他身為太平教的第三代天公將軍,豈能容許這種歪門邪道在自己地盤傳教?經查證,居然晉陽都有座寺廟,而且也有一些的商人或者世家信佛的……
整改?如同那些其他的穿越者一樣,設定準入門檻?!
何必那麼麻煩?如今不過是漢末時期而已,佛教還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真正的阻力,則反而是漢朝皇室本身,只因為佛教的來到,主要是因為劉秀之子劉莊應經的。若是直接滅掉佛教,劉辯首先沒辦法答應,畢竟這是祖先制定下來的,身為子嗣後代,哪有說自己祖先做錯的道理?傳出去,只怕一個‘不孝’的罪名就要落下來了!
但要是不管,以後要管可就不容易了,無奈之下,方雲還是去和劉辯商量了一番……(未完待續。。)
ps: 本想說直接滅佛,後來才發現佛教的傳入和漢明帝有直接關係。誰讓主角自稱是漢臣,這下子總不能讓劉辯做出不孝的舉動不是?但若說這樣就算數,那也是不可能的……
第39章 對佛教驅逐
許久不見劉辯,這廝居然已經混到了剛剛開設的研究生級別。
說來也是,不知不覺從一個懵懂少年成為一個俊俏青年,劉宏和何後的基因的確非常完美,二十歲的他已經是一個俊俏小郎君了。
大部分時候,他都是在學習,學完了大學的課程,就報考了研究生。今年正式成為研究生,專門研究上古諸國的政治,同時也在總結漢朝執政期間的各種利弊。同時兼修文學、繪畫和音律,隱隱一副‘我是閒皇’的姿態。
二十年來,沒有專門學習過如何治國安邦,沒有學習過帝王心術,更沒有學習過兵法韜略。閒暇的時候誦唸道家經典,又或者修煉《太平經》和《五禽塑體決》,雖然名義上是大漢的皇帝,但幾乎沒有管過政務軍務。
就算偶爾正式朝會,他也只是讓方雲發話,然後讓臣子們提出建議,最後實際上還是選用方雲制定的政策,簡單來說就是走走過場。這些年下來,實際上若非偶爾他的新聞會出現在報紙的某個角落,只怕很多人都忘記了他這個皇帝的存在。
故意?或許有點這方面的意思吧!不僅僅是方雲,他也在故意迴避著一些敏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