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失控。
在混亂當中,唐景崧匆忙改換衣服,他的小妾也改穿男服,帶著兒子趕緊出了撫署的後門,雜入亂民中,逃到了臺北的德國洋行,兩天後,乘德船鴨打號匆匆內渡廈門。唐景崧後來回到家鄉桂林養老,庚子年(1900年)勤王軍密謀在漢口起事,據說曾約唐景崧在桂林同時舉事,但漢口事敗後,也沒聽到有唐景崧的訊息。一度在晚清政壇風起雲湧的唐景崧,最後客死廣州。
而丘逢甲聽到唐景崧內渡後,曾憤怒的說:“誤我臺民,一至於此,景崧之肉其足食乎!”隨著唐景崧和臺灣民主國的其他主要人物相繼內渡,這等於宣佈剛剛成立十二天的臺灣民主國已經失敗。
在臺灣民主救亡政權崩潰後,臺北一片混亂,臺北紳士李秉鈞、吳聯元、陳舜臣等人於六月六日商議迎日軍入城,但這些人寫好公呈後,懾於日軍的淫威,當時又無人敢前去送交。最後,有個不怕死的雜貨商人辜顯榮,自告奮勇前往基隆去送這封乞降書,日本人收到信後,尚不明白臺北發生了什麼狀況,對此只能半信半疑。
但是,在臺北和基隆間的電話線修通後,日軍接到臺北電信局洋員漢森的來電說:“臺北非常混亂……臺北之道路已向貴軍隊全部開放,未留一兵一卒。在本府之文武官亦皆已逃走。”此時,美國《紐約先驅報》記者達菲德遜、英商湯姆遜及德商奧利也來到日營,自稱代表臺北外僑請日軍從速開赴臺北。(鄭彭年:《甲申甲午風雲》)
日軍由此得知臺北的清軍已經潰退,便決定星夜進兵臺北。經過一個晚上的急行軍,日軍於七日凌晨抵達城外東北的練兵場,並於拂曉時分到達臺北北門,將少數守城清兵驅散後,臺北全城被日軍佔領。
隨後,北白川能久親王也自率近衛師團司令部進駐臺北。據時人記載說:“日軍大隊人馬到後,到處占人民房,搶掠雞牛,搜奪軍器。很多臺北的老百姓不堪侵擾,只得扶老攜幼、蔽海而浮的開始大逃亡,就連一些妓女和乞丐,也都間雜其中。”
“戰後的臺北,風雲慘淡,到了晚上,路上一個人都沒有,如有聽到敲門聲,住在附近的居民家庭都心驚肉跳,以為日本兵前來騷擾,其駭異的情形,可以想象!”
六月十五日,樺山資紀也率部抵達臺北,併釋出告示恐嚇說:“倘若有頑冥不悟,潛伏所在,為害閭閻者,一經查出,即加誅戮。若或有各地居民藏匿敗兵,不告訴官府者,家主與敗兵同罪,按律重辦。”
六月十七日,在已控制檯北地區後,樺山資紀在臺北組織了所謂的“始政典禮”,宣佈臺灣總督府正式成立。這一天,被日本政府稱為“始政紀念日”,日本在臺灣的統治也由此持續了近半個世紀,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戰敗後,臺灣才回歸祖國懷抱。
在臺清軍失敗的很大原因,是清廷以“和約既定,而臺民不服,據為島國,自己無從過問”為由,命令東南沿海各省督撫飭查各海口,並設法禁止私運軍械勇丁到臺灣的政策所導致。由於槍械和糧餉的中斷,給臺灣的防守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譬如張之洞當時很想幫助劉永福等人,並籌集到相當的兵餉,但懾於朝廷嚴令,不得不停止運送。
更讓人唏噓的是,當時駐守臺北後路的總兵餘清勝,竟然主動率所部五營投敵。而此時,臺北後路就剩下丘逢甲所率的一支義軍,在日本大軍的壓迫下,只能暫時退往臺中。後來,丘逢甲的義軍也遭到日軍的嚴重打擊,丘逢甲隻身逃脫,藏於民間。
後來,日軍聽說臺灣民主國是丘逢甲所首倡的,便對丘逢甲嚴加緝捕。在這種危急情況下,丘逢甲只得離開臺灣內渡。臨行前,丘逢甲寫下《離臺詩》六首,其中有兩句: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迴天。”
宰相說的是李鴻章,孤臣指的是丘逢甲。面對故鄉的淪陷,丘逢甲心中的憤懣和痛苦,又有誰知?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6.4、書生殺敵渾無事,義軍突起保臺灣
日軍攻佔臺北後,便準備南下侵佔全臺,下一個目標就指向了新竹。
新竹原名竹塹,清初時隸屬於嘉義,後被劃入彰化,1888年臺灣建省後,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多,新竹被劃為二縣,南部叫苗栗,北部仍稱新竹。日軍侵略臺灣時,新竹縣城已有居民兩千戶,城內店鋪林立,街道上人來人往,商業十分發達,是當時臺灣北部僅次於臺北的大城市。和內地一樣,新竹縣城也築有城牆,高三丈,寬一丈,磚石混築結構,以用於防止盜匪。
新竹、苗栗二縣人口眾多,並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