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3 / 4)

滅就大家一起去死吧!在自盡之前,老太婆哪裡還管得了什麼大清江山和億萬黎民百姓?!

在翌晨的御前會議上,老太后泣不成聲,語無倫次。當她把這個訊息公佈後,全場驚愕。據說端王以下的親貴二十餘人,竟相擁哭成一片!激動之餘,這些北京的當權派們發誓要效忠皇太后,不惜一切和洋人拼了。慈禧太后也說,既然戰亦亡,不戰亦亡,“等亡也,一戰而亡不猶愈乎?”(《中國近代史資料眾刊。義和團》第一冊,第48…49頁)

這樣,第二次御前會議,居然變成了“戰前總動員”,於是乎,京師九門大開,義和團大批進京,日夜不絕。

回頭想想,慈禧太后好歹也從政近40年,何至於這次如此衝動呢?美國曆史學家摩爾斯(費正清的老師)也說,“太后一向做事是留有餘地的,但只有這次她這個政治家卻只剩下女人家了。”也許,迫其歸政,是打中老太婆,也是一切獨裁者的要害了。

各位,我們就要問問了,這個弄得宮中雞飛狗跳的假情報是哪裡來的呢?後來查此來源,原來是在上海英商所辦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上發表的一篇社論,後來此文又轉載在《北華捷報》上。可能是在此文刊登前,被報社華裔職工獲悉,輾轉被糧道羅嘉傑所悉,結果被添油加醋當成情報給彙報了。

歷史往往無數的偶然性構成的,一念之差,生靈塗炭,夫庸何言?

那有朋友要問了,既然打算和洋人拼命,那進攻使館又為何屢攻不下?

事實上,老太后雖然一時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但還是留有餘地的。下令進攻使館,也許只是想脅迫各國公使撤回歸政要求。何況,即使把洋公使給拼掉,到時候她也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藉口推託,把責任往諸將身上一推―――後來證明她就是這麼幹的。但問題是,各國公使們哪裡知道有什麼要求歸政的要求,在清兵的進攻之下,他們也只能選擇抵抗待援了!

身為國防軍(武衛軍)的頭頭,榮祿也不是傻瓜,萬一到時把使館夷為平地,殺死公使,洋人要是追究起來,那可不是好玩的。於是乎,從一開始榮大人就裝病,把袁世凱的武衛右軍(全是德式裝備)調開,上面逼得緊了,就讓董福祥的甘軍去拼命打。

在廣州觀戰的李鴻章聽說後,呵呵大笑,告訴外面的媒體朋友說,“使館無恙,大家儘管放心!”原來,以董福祥土匪軍的能力,是不可能攻下使館的。理由很簡單,董福祥的軍隊沒有西洋大炮,有的都是些土製大炮,只聽炮聲轟轟響,卻不見彈下來!

何況,榮大人見老太后政策前後反覆,矛盾百出,一會宣戰,一會卻又送進西瓜蔬菜慰問品,心裡也犯嘀咕,怎麼著也得給自己留條後路。於是,榮大人還真的就“裡通外國”了,他令人假扮盜匪,大量接濟使館內軍火子彈,那可都嶄新的德國軍火,遠勝於甘軍的土火藥!

最搞笑的是,當董福祥的甘軍猛攻使館十數天,一籌莫展的時候,端王載漪以太后上諭的方式,調來武衛中軍分統(大概相當於旅長)張懷芝派“開花大炮”前來助戰。張分統畢業於天津武備學堂,軍校科班出身,後來的“賄選總統”曹錕,就是他的老同學。

剛開始,張分統還以為自己立功的機會到了。要知道,這德制“開花大炮”(彈頭開花)威力巨大,是當時德國最新的武器,只要三五炮下去,使館還不夷為平地!

但正當要下令開炮的時候,我們的張分統忽然又覺得不對,萬一這炮聲一響,後果就無法收拾了!於是他又下令緩發,自己立馬奔上司榮祿那裡去,非要榮大人下手諭作為命令的證據。榮祿是個老狐狸,當然不肯留下書面證據,最後被纏不過,只好說,“橫豎炮聲一響,裡面(宮裡)是聽得見的!”

張分統聽後,一下就明白過來了。回去後他謊稱炮位不準,需要重新瞄準,調整後把目標定在了使館後的空地,一時間眾炮齊發,好不熱鬧!結果是使館區是受了一夜的虛驚,但張分統也交差了。

這位張懷芝大人果然不是笨人,後來一路做到山東巡撫,民國後還做過山東督軍。

50天后,一大隊打著英國旗幟的印度錫克兵衝進巷內,使館圍解,北京城破矣!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8.12、庚子餘聞二:庚子賠款和留學生

8.12、庚子餘聞二:庚子賠款和留學生

庚子賠款是國人的巨恥。這個賠款數額並非經過具體核算,而是按中國當時人口四億五千萬平攤,每人一兩,共計四點五億兩,分三十九年還清。這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