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4 / 4)

小說:千古大運河 作者:吹嘻

是國家難得的人才。

“難得這樣優秀傑出之才!這樣的人才不可流落鄉野,應該為我大清所用。准奏!”

就這樣,陳潢成為了靳輔的負責治河的工程技術專家助手。命運隨之發生了轉機,人生獲得了更大的施展舞臺。

靳輔攜陳潢,走馬上任,來到了淮安。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鄉國雲霄外,誰堪羈旅情。”(韋建:《泊舟盱眙》)來到淮安,靳輔陳潢遠沒有詩人的多愁善感,他們覺到的是肩上責任的沉重。

上任前,靳輔想到過使命重大,治河艱難。來到治河一線,靳輔才知道河道敝壞的形勢比他想象的更加嚴峻:

“淮潰於東,黃決於北,運涸於中”,令人不勝其憂。而且,“時河道久不治,歸仁堤、王家營、刑家口、古溝、翟家壩等處先後潰溢,高家堰決三十餘處,淮水全入運河,黃水逆上至清水潭,浸淫四出,碭山以東兩岸決口數十處,下河七州縣淹為大澤,清口涸為陸地”(《清史稿·靳輔傳》)。

黃河、淮河、運河交匯的洪澤湖口,叫清口。“治河、導淮、濟運三策,群萃於淮安清口一隅,施工之勤,糜帑之巨,人民田廬之頻歲受災,未有甚於此者。”(《清史稿·河渠志》)由此可見,治理清口的關鍵是治河,透過治黃河淤塞的問題,實現導淮;透過導淮,實現清口暢通,達到濟運的目的。

如何治理?

“先不要拿出什麼定策。定策產生於調查研究之後。”陳潢建議說:“我們手先要做的是深入實際,充分掌握黃河、淮河的脾性,再集中大家的智慧,最後制定對策。”

“甚好,本官也是這樣想的。”靳輔說。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裡,靳輔和陳潢不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