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輔見杜襲如此說,知道無法隱瞞。只得承認道:“在下正是竇輔,並非有意欺瞞,實在情非得已,還請恕罪!”
陳群等人表示理解,並不在意。而在得知竇輔身份後,一眾潁川學子,紛紛上前攀談,連之前與竇輔衝突的那位學子亦來湊趣。面對眾人的前倨後恭,竇輔微微一笑,並未放在心上。反而望著一臉平靜的陳群四人,暗歎到底是名人,就是不一樣啊。轉眼又疑惑,與陳群一起那三人,到底?能與陳群為友之人必定不凡。觀三人言行舉止,一定不是普通人,為何自己一個都不知道呢?
而就在竇輔獨自納悶之時,杜襲恍然大悟,忽然開口道:“哎呀!吾等中元直之計也!”
此言一出,辛毗臉色一沉,隱有怒氣。趙儼臉色微變,搖頭輕嘆。而陳群卻不動聲色,只是嘴角輕輕抿緊。若不是竇輔有意觀察,根本發現不了。
而陳群似乎感受到竇輔,輕咳一聲,隨即說道:“吾等一時失態,讓敬德兄笑話了!”
竇輔示意無妨後,說道:“不知子緒方才言道之元直為何人?”
陳群等見竇輔為保全他們顏面,故意扯開話題,不做深究,皆心存感激。卻不知竇輔是真的非常想知道這元直是否心中所想之人!
杜襲當先說道:“不瞞敬德兄,方才吾等在書院山下暢談,忽然見元直從遠處匆匆。開口便說,前路有一人,嘲笑吾等潁川學子,名不副實,只會坐而空談!吾等氣不過,這才來此攔住敬德兄去路,欲與敬德兄一爭短長!”說道這裡,長嘆一聲。而辛毗接著憤憤道:“誰知這徐元直居然欺瞞吾等,枉廢吾等之信任!險些錯怪好人,真的一個小人!”
杜襲制止道:“佐治慎言!也許元直有不得已的苦衷,切莫妄下定論!”
辛毗還待再爭。這時,一直不說話的趙儼開口道:“佐治,子緒,皆少說兩句!切莫讓敬德兄笑話!吾等並不知事情原由,怎能如此武斷,待問過元直後,再做計較不遲!”
待趙儼說完,陳群點頭道:“不錯,伯然言之有理!其實,事情來龍去脈,詳細經過也許不必去尋元直。想必敬德兄應該可以給吾等一個答案!”
竇輔此刻還沉浸在幾人談話之中:原來那人真的是他!徐庶徐元直!竟然是他,唉,失之交臂啊!直到陳群問話,竇輔才反應過來。忙收斂神思,將途中所遇經過告知眾人。
直到此時陳群等人才正真恍然大悟。知道徐庶誤會竇輔了,紛紛表示,將來遇到徐庶一定轉告竇輔之心意。
好在雙方都是豁達之人,雖然開始因為徐庶之言,彼此誤會,可是也因此結緣。竇輔與陳群等人,此刻心中反倒都隱隱歡喜,還感激徐庶。
因在路上,多有不變。且彼此心中有事,於是竇輔與陳群等相約來日再聚。隨後,紛紛告辭。
竇輔望著眾人遠去的身影,陷入了沉思。歷史留名之人物,果然名不虛傳!陳群處變不驚,沉著冷靜,從面色上,若不仔細觀察,根本看不出絲毫變化!而此時他卻最多隻是二十出頭。而另外三個‘無名’之人,也不可小視。辛毗剛直,隨機應變。杜襲仔細,敏捷果斷。趙儼,圓融,精明練達。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想著想著,竇輔心生感嘆,潁川多才俊啊,難怪歷史上曹操憑藉此,三分天下有其二!
當然,竇輔不知道的是,這三個‘無名’之人,可都不是泛泛之輩,雖然三國演義對其記載很少,可是真實的歷史上卻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且不說陳群,這杜襲,可是曹魏重臣。最著名的就是在曹操奪取漢中後,盡遷其民,使得後來劉備雖然奪其地,卻無人!這就是杜襲的功勞!而在定軍山之戰中,夏侯淵被黃忠斬殺,魏軍大亂。正是杜襲臨危不亂,與郭淮等商議,立張頜為帥,穩定軍心,等待曹操救援。避免全軍覆沒,後留守長安,震懾蜀軍!而這杜襲家風很好,數代皆是郡縣之長!父親杜根也是以為義士!著名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寫下的絕命詩中讚美的兩個義士,一個是之前說過的黨人中的張儉,另一個就是杜襲的父親杜根: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而辛毗雖然在演義中名聲不顯,主要是他的哥哥出名,袁紹手下的辛評!可是歷史上可不是如此的。曹魏四朝元老,更是曹丕心腹,為曹丕受禪代漢而努力。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交戰,堅守不出。被諸葛百般羞辱,群情激奮。為了不使眾將出戰,上演了一處千里請戰的好戲。而來營中宣召阻將的就是辛毗。而辛毗更出名的是生了一個非常聰明的女兒。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