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留名女性並不多,而以智謀留名的更是寥寥無幾。可辛毗的—辛憲英,正是以此留名。辛憲英的智、曹娥的孝、木蘭的貞、曹令女的節、蘇蕙的才和孟姜的烈並列。
至於說趙儼,那就更是不得不說的一個人物。曹操晚年最著名的兩場戰役:張遼威震逍遙津。關雲長水淹樊城。都離不開關鍵人物趙儼,孫群孫權趁曹操徵漢中,突襲合肥。當時,守將張遼,李典,樂進不和。全是趙儼居中協調!而在關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後,曹仁一度想突圍逃走。徐晃趕到救援時,正是趙儼臨危不亂獻計獻策,等待南北援軍齊聚,一舉擊退關羽,解了樊城之圍!
這三人與陳群,在年輕時並稱為潁川四大名士。可見能力絕不一般。當然這些竇輔並不知曉,誰讓他歷史學的不好呢!
當然,他更不知道,這四人將與他的一生命運際遇糾纏不清!
目送陳群等人遠去,竇輔回過神來,與典韋太史慈一道,往潁川郡治奔去。除了拜訪荀爽外,更因為之前遇到的陳群等人後,而增添了一份期待!人才薈萃的潁川,又會遇到哪些名人呢?而徐庶到底去了哪裡呢?竇輔又能夠找到他嗎?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回 見荀爽方圓黑白 遇奉孝棋定三載
上回說到竇輔在途中被潁川學子留難,在一番詳談下,才知曉中計。而使計之人就是之前殺人後被竇輔放過的俠客。更令竇輔吃驚的是,那俠客居然是鼎鼎大名的徐庶徐元直!最後總算是冰釋前嫌,也因此結識了數位潁川才子,歷史名人。其中就有著名的陳群陳文長!
待送走陳群等人後,竇輔聯通太史慈與典韋亦匆匆趕往潁川郡治去拜訪荀爽。見過了陳群等人,竇輔越發覺得人才的重要,也更加明白了演義的不可信,歷史留名之人,沒有一個泛泛之輩,想要生存下去,或是建一番功業,更是需要無數的人才輔佐!也因此竇輔迫切的想得到更多英才,而荀爽以及其所在的荀家是潁川望族,若有其支援,必定可以事半功倍。
不數日,竇輔一行來到潁川郡治陽翟。可入城一打聽,才知曉,荀爽如今不再此地,而是回老家穎陰去了。雖然,竇輔不知道荀爽為何回去,但是此時也顧不了這麼多了。急忙上馬往穎陰而去。終於在第二日傍晚到達穎陰。竇輔等牽馬入城,直奔荀家。
而荀家在得知竇輔到來後,竟然是荀彧親自來迎。竇輔受寵若驚,連連施禮,說道:“文若兄,別來無恙!”
荀彧欠身讓過答道:“託侯爺之福,一切皆好!”
竇輔佯作不悅道:“輔以文若為兄,兄卻不以輔為弟!何也?當日匆匆一別,只區區數月不見,竟至如此生分,非輔所願也!”
荀彧見竇輔如此說,歉然道:“先公後私,禮不可廢!彧拜見世叔!”
竇輔見荀彧如此呼喚自己,亦感無奈,只是知道荀彧脾性就是如此,謙謙君子。而其因為竇輔是荀爽師弟,故而堅持如此稱呼領著竇輔。,竇輔屢次好言相勸,荀彧只是不肯。竇輔也只得聽之任之了。
竇輔搖頭苦笑,說道:“文若兄,不知師兄如今可在家中?”
荀彧點頭,隨即領著竇輔等前去拜見荀爽。
竇輔隨荀彧來到廳中,只見荀爽正與一青年對弈,一旁有一少女聚精會神在觀戰。見此情形,竇輔十分好奇,心想:這少年是何人也?竟然能與荀爽對弈,且看荀爽如此投入,連自己進入廳中都不曾留意。可見戰況激烈。竇輔之所以如此驚訝,是因為荀爽精通易經,精研一生,在當世少有匹敵。自然也精通圍棋之道!可如今卻與一少年殺的難解難分。實在是匪夷所思,更奇怪的是,這一旁觀戰的少女似乎能夠看明白荀爽棋路,這個可不簡單啊!而能如此堂而皇之的在荀爽身旁,可見身份必不一般啊!這少女究竟又是何人?
圍棋是中國最為古老的發明,相傳是堯帝發明,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而到了西晉張華在《博物志》中繼承並發展了這種說法:“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可以說圍棋是所有棋類的始祖!而下圍棋稱之為博弈,對弈。從東漢後期漸漸盛行,到兩晉南北朝則是名士最鍾愛的活動之一。在兩晉,因下棋時,默然無聲,僅靠隻手中食二指即可,又稱之為‘手談’。也可稱之為‘坐隱’,‘忘憂’,‘爛柯’等。其中,坐隱與手談,忘憂分別出自世說新語和晉書。
祖逖傳。爛柯則是那則著名的故事,王質觀仙人下棋而忘時,卻不知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那山後也改名為爛柯山,如今在浙衢州。而手談與坐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