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撥出處,皆在兩晉南北朝。
此時,見荀爽完全沉浸在棋海中,渾然不覺得竇輔等人存在。荀彧見此,也不提醒荀爽。只是肅立一旁,屏氣凝神,觀棋不語。
竇輔見荀彧也如此,不覺感到奇怪。照理說無論荀爽還是荀彧都不是會失禮之人,可如今居然雙雙如此。這棋局究竟有什麼魔力,竟有如此威力!竇輔好奇之下,不自覺走上前去,看著棋局。
只看了一會,竇輔雙眉微微皺起。倒不是說覺得棋局不夠精彩,或是自己也看不懂。而是,竇輔發現漢代的棋盤居然後後世不一樣!在後世,棋盤為橫豎各十九路,共記三百六十一子,上合周天之數。棋分黑白,
可是眼前的棋盤竇輔數來數去都只有十七路,合計二百八十九道,黑白子各一百五枚。且是白子先下,而其中具體下法也有所不同,竇輔看的耳目一新。畢竟重生後一直為了生存奔波,而離家時只有十一歲,故而竇輔未曾跟隨荀爽好好學過棋!而之後雖然跟隨蔡邕學習,可是主要是已練琴與書法,畢竟那是蔡邕的強項。而竇輔自己則對兵書戰策更感興趣,且每日還要練習劍術武藝,騎射功夫。哪裡來的閒情學棋。
此次有機會看到高手對弈,不覺也看的出神。一時間,整個廳中雖然人不少,無一點聲響。所有人都充滿著欣喜,當然也有人除外,就是跟隨竇輔進來的典韋與太史慈。
只是,此時的竇輔等人哪裡還顧得上這兩人啊。但見棋盤上,濃煙滾滾,殺機重重,盡在方圓黑白之中,不知不覺一個時辰過去。忽然那青年大笑說道:“荀公輸矣!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取勝;與其無事而獨行,不若固之而自補。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張其勢。公顧慮太多,過於謹慎了啊!”
荀彧點頭讚歎道:“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絕之意;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奉孝進退得宜,叔父輸的不冤啊!”
而竇輔似有所悟,喃喃道:“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不想棋道亦合兵法,妙!妙啊!”
聞竇輔之言,那青年微微一愣,抬頭望著竇輔,開口道:“這位兄臺似乎頗通博弈之術,不若吾二人就此對弈一局如何?”
竇輔一愣,不待開口卻聽荀彧說道:“奉孝苦戰半日,方勝了叔父,正該歇息片刻,明日再戰不遲。”
見荀彧說話,那青年正要反駁之時,沉浸在棋局之中的荀爽才回過神來,聽到郭嘉荀彧對話,便轉身看到竇輔。
荀爽驚喜道:“原來是敬德啊,何時到了啊?方才為何不通傳?”說完,看著荀彧,隱隱有怪罪之意。
荀彧也是有苦難言,自己被棋局吸引,忘乎所以了啊。可是也不能如此和荀爽說啊,若傳了出去,會影響潁川荀氏一族名聲。
而就在荀彧左右為難之際,竇輔上前笑著解釋道:“師兄!莫要怪罪文若兄!文若兄原本是要知會師兄,只是方才小弟見師兄棋正下的精彩,不忍打擾,故而讓文若兄不要驚動師兄啊!實在是小弟不對的不是,師兄若要怪罪,便怪罪小弟吧!”
見竇輔如此說,荀彧感激的望了竇輔一眼,竇輔只是微微一笑,示意無妨。荀爽見竇輔如此識大體,亦感欣慰,隨後對著竇輔說道:“此乃潁川陽翟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是少有的大漢奇才啊!”
說完對著郭嘉說道:“奉孝,這位就是竇輔竇敬德!他就是…”
荀爽點頭確認到:“沒錯,就是他!爾等年齒相右,以後可以多多親近啊!”
郭嘉點點頭,深吸一口氣後,說道:“穎川郭嘉見過將軍!還望將軍不吝賜教,嘉願與將軍博弈一局!”
竇輔習慣性的微笑說道:“奉孝不必如此!奉孝?奉孝…郭奉孝!”竇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於是回頭問荀爽,待荀爽確定結果,證明眼前之人,就是傳說中的人!郭嘉郭奉孝,竇輔一時激動的不知所措。暗道:原來如此,以郭嘉這樣的智慧,確實不好對付,難怪荀爽會輸!
但於此同時心中也有疑惑,郭嘉為何會在此地,難道他和荀彧等早就認識?這就可以解釋,為何荀彧會那他推薦給曹操了。只是,看郭嘉與荀爽下棋時,那種親密,似乎又與荀爽很熟!可是二人根本沒有什麼交集?
其實竇輔不知道的是,郭嘉的父親就是當年原本打算私放範滂的縣令郭揖(杜撰),後來有感於世道黑暗,於是辭官歸隱,不數年便鬱鬱而終了。當時,黨人很多受過其恩惠,故而在他死後,對其子郭嘉特別照顧。而荀爽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