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非常的不滿意。
魏徵說道:“百濟人與高句麗人交惡,對我大唐不是一件壞事?”
“錯,絕對是一件壞事。”
“請殿下指點!”
“百濟與高句麗交惡,這就等於給了新羅一個盟友。新羅除了大唐之後。還有其他的選擇,這才是真正讓本王不滿意的地方。百濟人出了這麼一當子事,怕是在最近會安份許多,想整他們怕是不容易!”
李元興心中在快速的計算著。
魏徵在旁邊說道:“殿下,不如暗中告訴所有人,不理會高句麗使節。聽鴻臚寺說,高句麗人來的頭一天,就遞上了國書,說是要獻禮給聖上。”
“告訴禮部這些事情全部給本王壓,在本王沒有同意之前。任何的正式的衙門口誰也不許與各邦使節有正式的見面。這件事情容本王想一想。”
“殿下需要思考什麼?臣下或許幫殿下分憂!”魏徵又問道。
李元興想了想之後說道:“很簡單一句話。高句麗是來求和的。我大唐是上國大邦,我們不能拒絕小國的求和,如果連這一點氣度也沒有的話,那麼會被人嘲笑。甚至會引起周圍小邦的不安。”
“殿下所言絲毫不差!”
“本王想讓高句麗先翻臉。如果是高句麗無禮在先。那麼本王就可以讓大唐保持與高句麗的戰爭狀態,本王任何的時候出兵,都不算是不宣而戰。也要為本王巡視遼東作些準備。如果機會合適,讓高句麗再疼一些,還是可以的。”
魏徵明白了,李元興根本就不打算與高句麗講和。
“殿下,臣下有一計,先給高句麗一點難堪,再觀察一下他們的反應。再作下一步計劃,殿下認為如何?”
李元興點了點頭後,魏徵說道:“近幾日安排獻禮,可給第一位獻禮的以極豐厚的回贈。殿下可能不知道,武德年間,小邦送上的物品如何價值一千貫,大唐的回禮至少都是兩千貫,這是在顯示大唐的上國風度!”
“傻!”李元興笑罵一句。
“是傻,所以這一次獻禮第一家會有極豐厚的回贈,然後將高句麗放在第二家。給他們極少的一點回贈,然後看一看他們的反應,殿下當如何。”
“你去安排吧,本王在獻禮的時候要上殿。關於誰作為第一家,去兵部討要軍功名冊,去年誰為大唐出戰的軍功最多,這一次就賞給他們一些富足的財貨。”
李元興吩咐完,魏徵去安排細節了。
這個時候,金蔓青回到天策上將府,交上文書請求立即回去耀州。
她已經離開耀州有七八天的時間了,那裡的工作並沒有作出交接,不知道會不會耽誤了許多。
另一邊,百濟使節回到迎賓苑。
他的護衛被打的不重,只是正常的刑罰,並沒有把人往死裡整的意思。
路過高句麗使節團的院子時,百濟使節停下了腳步,他在猶豫自己是不是需要進去。
“高句麗人,沒有當我們是朋友,只當我們是奴隸。”百濟使節的護衛在旁邊小聲的說著。以是放在以前,他肯定不敢說這樣的話。
今天,百濟使節算是護著他,這份情誼讓他感激。
百濟使節搖了搖頭,大步走回到自己的院中,心中已經沒有中午時的那種怒火,反倒變的極為平靜,他需要非常認真的思考這事情之後的得失。
真的與高句麗人翻臉,似乎也不可能。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金蔓青在李元興的書房門口施大禮,準備離開天策上將夜的時候,李元興看到她身上的一身衣服,心中一個壞念頭閃過。
“元春!”李元興輕呼一聲,元春就從側面的桌子處走了過來:“請殿下吩咐!”
“去辦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讓報館明天出一份評,評的內容就是,大唐子民自有大唐庇護,任何敢打我大唐子民,辱我大唐子民的,我大唐一定按律法嚴懲。然後稱讚百濟使節是非常聰明的人,沒有作出以卵擊石的愚蠢行為了,在長安城之中,任何作過惡事之人,只有老實的認罪,才是唯一的出路!”
元春聽完,開口勸道:“殿下,咱們已經贏了。怕是整個長安已經知道了。”
“就是贏了,才要讓人知道。要所有人都知道,我大唐子民不是他們誰能隨便欺負的。別忘記了,在耀州還有幾十萬奴隸呢。去辦!”
“元春知罪。殿下吩咐完畢之後,就立即去辦?”
“第二件事情,你親自去長安城最大的幾家成衣坊,告訴他們本王要訂貨。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