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奔流東去。江的兩岸有數不清的漁翁,垂釣江邊,樂在心田。將軍被這種情景迷住了,決定下江釣魚。開始,魚兒總是避開他的鉤子。“整日坐岸釣空垂”,可是將軍並不灰心。一天,他在江邊南門碼頭上,遇到了釣魚行家田鬍子。田鬍子是個心地善良的熱心人,見將軍如此愛好釣魚,便熱情向他介紹釣魚經驗,贈他一套釣魚工具,每天提前為他準備好魚餌。從此,兩人便成了江邊好友。
……夏天,沅江兩岸的人民素有游泳的愛好。將軍到這裡後深受影響,決心學會游泳。他用一個汽車內胎作救生圈,身體臥在圈內,手腳不停地划動,開始先在淺水裡遊動,後來逐漸向深水中暢遊了,因此,興趣越來越濃,差不多每天下午都到水中一遊。將軍不但自己愛游泳,而且積極倡導群眾游泳,組織游泳比賽。他派人到鄰近的滬溪縣未蒲市買回許多最好的西瓜。在比賽那天,讓參加競賽的人站在岸邊排成一條線,將西瓜用船運到江心拋下,槍聲一響,百浪翻飛,各顯神通,誰奪得西瓜就獎給誰,游泳競賽活動開展得特別活潑。
將軍很關心群眾疾苦。有一天,他在鳳凰山下釣魚。碰見山後一個叫高應歡的農民也在那裡用魚網撈魚,便聊起天來。他了解到高應歡家中人口多,生活困難,老母久病在床無錢就醫,馬上掏出三塊銀元,送給高應歡。高應歡說什麼也不肯要。將軍好言相慰,硬要他收下。高應歡激動得熱淚盈眶。這件事,至今仍傳為佳話。
……一九三九年端午節,將軍感到寺裡生活太單調了,便說:“屈原是死在江裡的,我們應該到江邊紀念他。”
於是,讓副官將做好的飯、菜,都挑到山下楊少全家門口的禾場坪裡擺好,臨江憑弔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屈原。
一九三九年農曆五月一個夜晚,沅江上游,下了一場大暴雨,不少房屋被沖垮了,田地被淹沒了,還有不少人畜被洪水沖走。黎明即起的將軍,站在望江亭上,見此情景,非常著急,想法動員沿江有船隻的群眾,先救人後撈物資,救得一人,獎銀元五塊,群眾聽說是將軍號召救人,都積極響應,大家齊心合力,搭救災民,只兩個多小時,就使十多個災民脫險。災民們家破人亡,苦不堪言。將軍又解囊相助,幫助重建家園,表現了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⑤
家離鳳凰寺不遠的黃忠義,還談了他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
四十六年前,我家住在離鳳凰山只有一里多路的黃家衝村。那時候我才二十五歲。記得那是一九三九年四月的一天早晨,早飯後,我準備下地幹活,剛出門就碰上一個穿軍裝的年輕計程車兵,他向我打著招呼:喂,老鄉!你是這個村裡的吧?我們鳳凰山上的張老闆,請你們找兩個人,給他魚池裡去車水。
我聽他這麼一說,心想真倒黴,怎麼會碰上這樣的差事,當我正在猶豫的時候,站在我面前的這位士兵,好象看出了我的心事,便自我介紹說:我是張老闆的號兵,你不要害怕,我們張老闆對人可好啦!你去找個人一起給張老闆車水,他會給你們付工資,不會使你們吃虧的。
我沒辦法,只好找我叔叔黃昌富一起商量,我們稍準備了一下,就抬著水車上鳳凰山去了。
上山後,號兵當即把我們帶到魚池邊。我一看,這個魚池並不大,是用人工挖出來的。我們架好了水車,就拼命地幹了起來,我叔小聲對我說:“我們快些幹,把水車幹了馬上就走,免得他們找麻煩。”我們約摸幹了三個來小時,就把池水車幹了,趕忙收拾好水車,也沒向那個士兵打招呼,就走了。那料剛走到半山腰,號兵叫住了我們,接著就趕到了我們的面前,給我們解釋說:我們老闆有一個脾氣,凡是給他幹了活的人,必須請他吃飯,不然他會不高興的。經號兵一再解釋,我們盛情難卻,只好返回。號兵把我們帶進鳳凰寺廚房旁邊的一個小屋子裡。只見屋裡擺著一張小方桌,桌上擺放著一大碗新鮮豬肉炒辣椒,還有一盤炒雞蛋,一盤紅燒豆腐,外加一個小白菜。吃過飯後,又給我們付了工錢。從那以後,張老闆經常派人叫我們給他乾點零活,慢慢也和山上的憲兵都混熟了。
我在鳳凰山經常看到一個身穿灰色中山服的壯年人,他身材魁梧,很少說話,他舉止言談就象個“大人物”。有一次號兵悄悄告訴我,他就是經常請你上山的“張老闆”。
據說,張老闆心情煩躁的時候,常愛泡咖啡喝,時而打打網球,有時也喝點酒解悶,一次,他竟在鳳凰山附近的南岸小酒店喝醉了,惹得大家一陣好找才找到他。
張老闆在鳳凰山一大樂趣,就是愛釣魚消遣。他經常漫步到山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