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2 / 4)

小說:貞觀長歌 作者:誰與爭瘋

和他爭辯,李承乾擺擺手道:“岑大人,您不要怪三弟,他也是著急!”接著,這位神情恍惚的太子站起身來,對侯君集道:“給十六衛軍下令吧。”侯君集應了一聲是,正要往外走,一個宦官匆匆跑了過來喊道:“殿下,娘娘喘不過氣來了,讓您進去呢。”李承乾擺擺手道:“你去稟報母后說,我必須去救父皇了,天大的事兒都比不過救父皇要緊!”那宦官著起急來,顧不得有那麼多朝臣看著,忙補了一句道:“殿下,是房大人從洛陽趕回來了,娘娘請你無論如何去一趟!”

李承乾一愣,臉上旋即露出一絲驚喜之色,說道:“起駕,去綺雲宮!”便快步離開了弘文殿,留下眾文武還有李泰等一干王公在那裡面面相覷,岑文字偷眼看看李恪,發現他的臉上滿是失望之色,心頭不由一緊。

李承乾一路小跑來到了綺雲宮,皇后正疲憊地坐在椅子上,滿面風塵的房玄齡強打精神站在一側,見監國進來,房玄齡連忙顫巍巍地上前施禮:“臣叩見太子殿下。”李承乾扶起房玄齡,一張地圖迅即遞上:“房大人,這是救援馬邑的兵力部署,您看看有什麼破綻。”

房玄齡伏下身子仔細看了一陣,然後抬起頭來對李承乾道:“臣以為此策似宜再做斟酌。”接著房玄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從邊報的情形看頡利還沒有察覺皇帝的行蹤,否則頡利要麼早就攻下了馬邑,要麼會大造皇帝被圍的聲勢誘唐軍來援好聚而殲之,可他們只是死死地圍住了城邑,並沒有旁的動作。房玄齡猜想對方這麼做一定是有什麼不為外人所知的原因,如果不動聲色,以皇帝的大智大勇,或許還有突圍的希望,如果太子親率舉國精銳去救援,必然讓皇帝的行藏昭於天下,大軍到達之日,就是馬邑城破之時。

房玄齡的一番剖析聽得李承乾心驚肉跳,他的目光從地圖上抬起來,看著房玄齡說道:“這麼說,我差點害了父皇?”長孫皇后在一旁冷冷地說道:“你不光差點害了皇上,你還差點害了自己。聽說今天蜀王一直在鼓譟,他能安什麼好心?你若帶著大軍馳援,皇上遭到不測,他們就會說你是為了搶登皇位,故意暴露皇上的行蹤,讓你來為此負責;要是老天佑你父皇能平安回來,他也未必會領這個情,說不定還會猜疑你意欲置其於死地,無論是什麼結果,你這張嘴都說不清楚了!”李承乾倒吸一口涼氣:“原來是這樣!那我這就下諭旨,不出兵了!”

房玄齡說那也不行,如果真的不出兵,萬一馬邑城破,朝中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可又要跳出來指責監國坐看皇帝遭難了。李承乾急得一頭是汗,跺著腳道:“出兵也不是,不出兵也不是,那到底該如何是好?”長孫皇后也在一旁說道:“房大人,你是柱國老臣,請速速拿出個主意來!”房玄齡目光又落在那張地圖上,良久不語,臉上露出沉重的表情。過了半晌,他將圖雙手交還給李承乾,緩緩走到皇后跟前,跪倒在地,叩了一個頭,然後站起身來,一言不發地朝門外走去。

貞觀長歌十三 龍困(3)

李承乾喊了一聲:“大人!”房玄齡用沉重的語氣道:“臣沒有主意!”長孫皇后一驚,怔怔地看著他:“難道——真的沒救了?”房玄齡說:“如果臣是醫生的話,面對這樣的病人就只能抱著藥匣子走人了。”長孫皇后眼前一黑,她將一隻手伸向自己的額頭,差點暈過去,李承乾連忙上前欲扶皇后。

房玄齡回頭看著這對母子,嘆了口氣道:“要不然使一劑偏方試試?——如果密令正在綏州的李世渡河北進,造成從西線進攻北逖腹地的聲勢,說不定能吸引頡利主力回援,或許馬邑就能喘過這口氣來。但這也只是個盡人事而聽天命的方子,一切還要看皇上自己的命有多硬,你們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說完,房玄齡邁步走出殿外。

長孫皇后一臉感慨地說道:“乾兒,你父皇果然有識人之明,這哪裡是偏方,這是求都求不來的仙藥呀。”李承乾困惑地問道:“母后何以這麼說?”長孫皇后看看兒子,應了一聲:“以後你自會明白——唉,別看這滿朝朱紫,到了這種時候,也只有房玄齡的腦瓜子能拿出個像樣的主意來!”

李恪悶悶不樂地坐在椅子上,權萬紀站在一邊正向他稟報著事態的最新進展:太子聽了房玄齡的主意,已經把十六衛軍調回大營了。岑文字下令嚴查是誰走漏了訊息,宮裡的宦官、侍衛被拿了二十多人,他親自審訊,已經有兩人斃於杖下。

李恪恨恨地說道:“這岑大人也真是的,非要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拉東邊一把不說,還查什麼走漏訊息的人,他難道沒看出來是咱們在後頭使著勁?”

話音剛落,門咣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