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高衙內在三國 作者:九十八度

計行事。

————

東郡的郡治濮陽,就整個兗州來說,也是屈指可數的大城,甚至不在州治昌邑之下。

東大街號稱是濮陽縣博戲者的樂園,這裡有大大小小數十家博戲社,但是規模最大、設施最豪華、人氣最旺的博戲社就要數田氏博戲社了。

田氏博戲社的東主就是濮陽田氏的家主田地,田氏出了這麼一個人傑之後,短短數年便成了首屈一指的鉅富,幾乎手握著大半個濮陽城的銀號、酒樓、青樓、賭場、布莊,故有“田半城”之說。只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錢糧的半數還握在中山甄家的手中。田地心中雖然不爽,但礙於甄家背後的靠山是袁紹,也只能是隱而不發罷了。

有漢以來,賭博盛行,上至天子貴族,下至市井庶民,無人不好這一口。雖然陸續有禁止賭博的律法頒佈,而且大有越來越嚴的趨勢,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執法者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居多。兩漢時,人們皆稱賭博為博戲,不一定只是賭錢,也可以賭酒,還可以賭一切你想賭的東西。

前漢景帝為太子時,與吳太子博戲賭酒,因為爭奪棋路而發生了衝突,景帝一怒之下,竟然舉起棋盤當場將吳太子砸死,而吳太子的父親就是吳王劉濞,他之所以發動七國之亂大概與此不無關係。本朝的恆帝年間的跋扈將軍梁冀也是博戲的超級愛好者,竟然在政事之餘,寫了一本《彈棋經》,而這彈棋也是當時盛行的一種博戲,類似於蹴鞠的遊戲。當時博戲之盛由此可見一斑。

雖說漢末流行的博戲方法不少,像塞棋、彈棋、鬥雞、走馬、走狗等等,但是最為風靡鄉中的博戲莫過於六博了。

第十五章 六博居賭命

() 六博居是田氏博戲社最奢遮的所在,只要等天一黑下來,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賭客了。當然,金銀、銅錢、好酒、美女還有那美輪美奐的各式彩燈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隔壁的鬥雞居與這裡比起來,只能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了。

六博乃是擲採行棋的博戲類遊戲,因為要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稱為六博,以吃子為勝。其中的古玩法大博,由於是與象棋一樣要殺掉對方的特定棋子為獲勝,是很早期的兵種棋戲。象棋就是據此演變而來的。

六博分六白六黑十二棋,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間橫一空間為水。博時先擲採,後行棋,棋到水處則食魚。牽魚一次,獲得博箸兩根,連牽兩次魚,獲得博箸三根,誰先獲得六根博箸,就算獲勝。還有一種快速的取勝之法。六棋之中,一個為梟,其餘為散,如果一方先將另一方的梟吃掉,也算為勝。

典韋坐在六博居的一間jīng舍內,一盞接著一盞地喝著悶酒。這半個月來,他幾乎贏遍了光顧六博居的賭客,名聲早已在外,以至於如今再無人敢與他博戲。典韋並不賭錢,他只是酷愛賭酒而已,但是這些賭客有哪個能匹敵他的海量?況且典韋的六博之術學自於陳留劉氏,而劉氏據說家中有一本祖傳的《六博經》,是從皇宮內傳出來的,典韋雖說是個粗人,但是耳濡目染之下,六博技藝自是非同凡響。

此番典韋奉命而來,為的就是等待從冀州私奔而來的高幹。

同是陳留老鄉,典韋當然聽說過高幹的名頭,知道此人也是愛好六博,一rì無賭而不歡,便在濮陽城內的六博居設局,靜候候高幹上鉤。只要他在棋盤上贏了,把高幹留在濮陽就成了一件輕而易舉之事。

這是壽張令程立的主意,這樣既能完成荀彧的囑託,又能夠不傷袁、曹兩家的和氣。而典韋作為夏侯惇麾下的六博第一高手,自然當仁不讓地接受了這個任務。

原來,當年典韋因為替同郡的劉氏殺了梁國李永夫婦之後,一直在劉氏家中避禍。後來天下大亂,他的殺人案已經沒有人顧得上追究了,他才離開了陳留,到張邈的義軍處擔任牙門旗,近來投到東郡太守夏侯惇麾下,擔任軍司馬一職,只不過此時還沒有得到曹cāo的賞識而已。

典韋在jīng舍裡坐了大半個時辰,忽然軍中細作來報,說是高幹等人到了濮陽城之後,便留在客棧休息,看來並沒有出來賭一把的雅興。

典韋稍稍有些失望,看了看天sè,覺得高幹今rì不會來了。他的嘴裡早就淡出鳥來了,可是一個人又懶得吃悶酒,便走到jīng舍門口大聲嚷嚷起來:“某久聞東郡多才俊,誰知到了這裡一看,皆是膽小如鼠之輩,博戲贏不了某也就罷了,難道連區區幾碗水酒也喝不得嗎?”

典韋這句話一出,惹惱了一夥東郡本地的遊俠少年,便要來與典韋比試,但卻被同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