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軍帳裡議方略
次日朝會,李世民僅僅是把之前處理的結果向大臣們宣佈完畢,告知天下人李藝反叛的訊息。隨後就命令尉遲恭長孫無忌羅彥三人率軍立刻趕往豳州。
豳州距離長安並不遠,但是天氣有些嚴寒,限於季節白天也比較短,所以長長的隊伍,洋洋灑灑地從中午走到日落西山,也就堪堪走出幾十裡地。預計著明天早上起來以後,強行軍到下午就能趕到,尉遲恭吩咐下去,就地紮營休息。
安排了崗哨以後,協助親衛把帳篷搭好,尉遲恭喚來諸多參將校尉,商議明天到達豳州以後的方略。
依照現有的資訊,諸將領都認為必須要強行攻城。豳州去年收穫不錯,府庫的糧草還算充足,要是跟他們打消耗戰,自己這邊人馬太多,不利於長期圍困。而且,考慮到這件事情的影響,李世民剛剛改元,就出現這麼一檔子事情,必要要以雷霆萬鈞之勢,將李藝一舉擊敗擒獲才行。不然可真的就丟了李世民的面子。
尉遲敬德聽得深以為然。不過強攻也是硬碰硬啊,就李藝的軍事才能,那可不是吹牛吹出來的,李藝打的仗,算起來要比他尉遲敬德還多呢。要是自己這邊損失慘重,也給李世民交代不了。
就在尉遲恭準備絕頂第二天駐紮到豳州城外以後晚上就趁夜色強攻,羅彥突然張口把尉遲敬德的話給攔了回去。
“將軍可知,陛下給我等的糧草足夠大軍吃幾日?”作為隨軍記室,羅彥自然有資格參加這樣的會議,而且有權利發表自己的看法。
尉遲恭想想說道:“陛下給我等的糧草足夠大軍一個月的,但是考慮到這件事情的影響,只能速戰速決,我認為七日之內,大軍必須攻下豳州。”尉遲敬德心中自然有計較,所以也不瞞著羅彥,直接說道。
“我倒是有個法子,如果能行,可以兵不血刃就收下豳州城,順帶還把李藝也活捉了。就是不知道將軍敢不敢冒險。”羅彥很是輕鬆地說道。
有這樣的辦法,尉遲恭自然是萬分欣喜。士兵損失慘重不是他希望看到的,要是有兵不血刃能夠拿下豳州的辦法,只要羅彥所說的辦法時間不超過他心理預期太多,他絕對會同意。
當下尉遲敬德就點點頭,說道:“既然你有這麼好的辦法,那麼久快快將來,也省得我等在這裡苦思冥想。本來這事兒就是你們這群文人該乾的事情,肚子裡那麼多花花腸子,不用在敵人身上就可惜了。”看似誇獎實則是一頓譏諷的話讓底下的眾多將領偷笑起來。
不過笑歸笑,這些人還是耳朵支稜著停羅彥究竟說得是什麼好主意。
揚揚手中的幾個冊子,羅彥說道:“這是臨行前我從吏部和兵部拿到的關於豳州長史趙慈浩和統軍楊岌的情況,此二人皆是忠心之輩。在豳州陷落以後,訊息就是趙慈浩傳出來的。從種種跡象看來,此二人現在依舊活著,而且行動很可能相當自由。”
頓了頓,羅彥繼續說道:“我等可派心腹手下,明日在夜色之中潛入城內,伺機找到二人,讓其收攏原本城內士卒,乘機開啟城門,我等殺入城中,生擒李藝。此外,命人潛入城內,四處散佈陛下定李藝為叛逆的詔書。早早趙慈浩的訊息中就說道,李藝是借陛下密詔如京之名裹挾了士卒前來,此詔書散佈出去,同時允諾我等只殺首惡其餘人等一概不追究,到時候李藝眾叛親離,自然有人會把他綁來。其三,此時大軍應該分兵兩路,一路直奔豳州,另一路前去截斷李藝逃亡幽燕和突厥的道路,如此一來,就算是強攻,也能保得萬無一失。”
羅彥不可能不考慮李藝事敗以後逃亡突厥的可能,雖然在被人心裡,突厥可能恨李藝恨得咬牙切齒。但是真要是李藝前去投奔,突厥人絕對會像見了金子一樣對待。向來崇拜強者的他們,對於漢人英豪的投奔向來來者不拒。像劉黑闥,高開道、菀君璋這些人,前前後後反覆投奔了背叛突厥,但是臨了突厥還是對這些人抱著極大的熱情。
對於羅彥說得辦法,尉遲敬德自然是認同的,但是這中間也有問題,尉遲敬德問道:“你就那麼肯定,這兩個人絕對沒有問題。”這可是關乎數萬人的大事,要是萬一被這兩人給騙了,到時候尉遲敬德就難辭其咎了,所以這個時候必須要謹慎。
點點頭,羅彥說道:“如果說文的那個我不敢保證,但是武的這個,我可以拿我的性命作保,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羅彥對這個楊岌這麼信任,居然敢拿自己的性命在這裡作保。這可不是過家家啊,在軍營裡,這麼說僅次於下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