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解決房價過快上漲問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增加供應量,但是所有的宏觀調控政策,幾乎都是在減少房屋的供應量,所以必將造成房價不但不能降低,而且可能使房價進一步的上漲。
比方說政府一方面把進入建築行業和成為開發商的門檻越提越高,使很多中小型的建築企業和房地產開發公司沒有辦法生存,使房屋的供應量減少。
第二點,國家對土地嚴格的管制,也使房屋的供應量減少了。
第三點,限制二手房的交易也進一步減少了供應量。
第四點,政府對二手房交易徵收所得稅,在房屋嚴重供不應求的同時,這種稅收必將轉嫁給消費者。
以上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政策,一方面是減少了房屋的供應量,其次是加大了房屋的交易成本,這些原因都是造成房價進一步上漲的原因。
要解決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的幾劑良方:
1、取消“耕地保護政策”;
幾年來,全國城市及周邊地區土地價格猛漲,但同時看到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周圍,價值10萬元/畝以上的土地在種植糧食和蔬菜,而中西部地區很多廉價而肥沃的土地大量荒蕪。如果按年收益率10%來計算的話,10萬元/畝的土地至少要產出1萬元才能保證土地的收益。但農民在這麼寶貴的土地上勞動一年,生產糧食的總收入還不到2000元。農民為什麼要幹這樣的蠢事呢?――因為農民種地是以“假設土地不要錢”為前提的!
任何聰明一點的人都會發現,如果土地產權明晰並可以自由交換,北京、上海和廣州的那些農民是絕對不會蠢到用10萬元/畝的土地來種糧食和蔬菜的。他們賣了土地之後如果發現種地仍然有利可圖的話,他們會去中西部地區租用很便宜的土地。
雖然我國的耕地資源在全球是相對緊張的,多年來又有大量的耕地流失,但只要保護市場,中國就不會缺少糧食。我國近年來除2004年有少許糧食淨進口外,連年都有糧食淨出口,並且還有大量的耕地常年荒蕪。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用10萬元/畝的土地去種糧食,還不如在屋頂上或用花盆種糧食經濟。
從統計數字看,我國1978年的城市化率不到20%,而現在已經超過了40%。城市化程序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造成對城市住房建設的巨大需求。行政命令已無法限制城市化的加速和對城市住房需求的加速。城鎮化是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城鎮化就必須佔用耕地。我國尚有佔總人口60%的農民急待進城,可是城市土地供給因為受“保護耕地的紅線”限制,增長緩慢。“不需要保護耕地”的真實意義並不是要破壞耕地,現在一般人所理解的保護耕地事實上和保護無關,而是凍結耕地,不許侵佔耕地。這就有問題了,我們的目的“不是保護耕地的問題”,而是“土地的合理利用問題”,是一塊土地應該派什麼用場更有價值的問題。
拿全球來說,糧食也是不短缺的,只要有市場,就會有糧食。全球的糧食貿易越來越發達,我們有理由讓最有“比較優勢”的國家和地區去生產糧食。國際貿易中糧食是不允許禁運的,WTO中就有不允許禁運糧食的條款。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別踩住看不見的手(4)
另外,糧食是可再生資源,只要我們保護了市場,並作了一定的儲備,中國絕不存在糧食問題。就拿我們的周邊國家來說,日本不擔心糧食問題,韓國不擔心糧食問題,新加坡也不擔心糧食問題,那我們擔心什麼呢?
2、建立和開放土地二級市場,以盤活存量土地,使資源合理配置和利用;
3、取消有可能“限制房屋供應”的宏觀調控政策;
4、取消二手房交易稅,取消限制二手房在五年之內禁止轉讓的政策;
5、讓人民幣匯率按國際市場行情升值;
匯率是一個國家所有商品和資產的“總價格”,當匯率被低估之後,相當於這個國家的經濟資源向世界各國的投資者發出“降價酬賓”的邀請,其結果,就是別人用“熱錢”來捧場,因而也增加了房地產需求。
6、對全國城鄉低收入家庭實行同樣的住房補貼、提供廉租房等;
由於中國存在巨大的城鄉差別,以及大中小城市之間的福利差別,使大城市越來越擠。比方說,在北京一個擁有一套價值50萬元住房的人能得到政府的救濟補貼,一個有40萬元家產的人可以去買政府提供的“經濟適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