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昏了頭腦,盲目投資,資金排程過於緊張而中途夭折。有些企業家只圖追求個人一時名利,不紮紮實實把企業做大、做強而最終徒有虛名。有的企業是因為只想佔便宜,從來不為對方著想而造成各方面的關係緊張。不但和相關聯的企業關係緊張,而且對自己的員工也不培養、不尊重,因只顧自己利益而使企業江河日下。

現在流行講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和過去的企業經營的目標僅僅是利潤極大化完全不同。它要照顧到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其中包括股東、員工、供應方、中間商、債權人、消費者、政府和社會。照顧各方利益並不是不追求利潤,而是要能夠換位思考追求共贏,至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時候不損害其他各方的利益。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要依法經營,但是光有法律是不夠的,還要有道德。法律只是利益界限的粗線條劃分,具體的情況千變萬化,所以還要講道德。一個企業家在經營過程中如果能考慮到各方的利益,發揮本企業的優勢而不是惟利是圖,企業就會有良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也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之一。我就因為看了《蒙牛內幕》這本書並聽過牛根生先生的幾次演講後,被牛根生先生的人品所感動,併為他寫下了“股權億萬皆捐盡,愛撒藍天碧野間”的詩句。從此我和我的全家買牛奶時總是首選“蒙牛”,很多身邊的朋友知道我首選“蒙牛”的原因後,他們選購牛奶時也就首選“蒙牛”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企業家的高度決定企業的高度(2)

企業家需要有開闊的心胸。有些很成功的企業賺了很多錢,正在鵬程萬里的時候,卻因為領導人的氣量狹小,與股東之間因小事而意見不合,最後鬧得各奔東西,企業也就垮了。企業在開始創辦時,大家能志同道合,可以同甘共苦。但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問題就來了。這些財富是幾個創業者共同創造的,但是在具體怎麼分配時卻有了不同的看法。雖然道理很簡單,可以按貢獻大小來分配。但是這個貢獻大小如何來衡量呢?不論如何聰明的經濟學家和企業家,也沒有辦法去精確計算一個人對企業的貢獻大小,所以只能靠估計。而估計就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總是把自己的貢獻看得比別人要大一些,因為自己做的事自己很清楚,而別人做的事自己並不清楚,所以爭論就產生了。很多很有前途的企業就是因為利益之爭而最終分崩離析的。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歸根結底是領導人的素質造成的。能做成大事的人,必須要有相當的修養。另外,一個企業能做多大還取決於企業家的抱負、追求與境界。企業家的抱負與追求的高度決定這個企業的高度,企業家的境界決定這個企業成長的邊界。

雖然一個一心想把企業做大做強的人不一定能達到目的,但一個胸無大志,小富即安的企業家是一定不能將企業做大做強的。除非真的碰上了特別好的運氣,稀裡糊塗發了大財。但運氣不會總是光顧同一個人的。

企業家的人生價值定位決定著這個企業的發展方向。 有人問柳傳志為什麼能一直堅守幹企業,他應該有很多的機會去做官或幹別的,他的回答是:“我為企業而生,我這一輩子就是幹企業的。”有了這樣的終極目標,他當然就會把企業越做越好。“聯想”為什麼能夠持續成功呢?“聯想”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是柳傳志的成功,而柳傳志的成功也是其人生價值觀的成功。

總之,排除“運氣”、行業的特殊性及地域對企業的特殊影響外,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企業的高度就慢慢由企業家的高度來決定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企業家應當具備的素質(1)

俗話說:“無商不富”,也就是說發財致富的人絕大部分是經商辦企業的。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經商辦企業,也不是所有因為辦企業而發財致富了的人都是企業家。企業家是使土地、勞動力和資本這三大要素有機結合而創造巨大財富的人,是經營管理的行家裡手。所以企業家一定是經商辦企業的人,而且是經商辦企業的高手,而經商辦企業的人卻不一定是企業家。在當今中國,企業家是非常稀缺的,所以中國的優秀企業也同樣稀缺。所有的社會資源,只有與企業家結合起來,才能配置得更好。所以世界上所有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有一支龐大的企業家隊伍,而且這些企業家是非常優秀的。

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必須具備以下素質:

一、不斷學習的能力

企業每天都面臨著千變萬化的市場挑戰。所以,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