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你囤積的鋼材也因此蒙受了損失。你受了損失是因為你給市場提供了錯誤的價格訊號,所以市場對你進行懲罰。
投機能賺錢是因為它為市場提供了正確的價格訊號,緩和了市場價格的波動,是對市場做出了貢獻得到的獎勵。但如果它為市場提供了錯誤的價格訊號,加劇了市場價格的波動,並因此而使社會資源被浪費,投機者就會遇到虧損,他的虧損就是市場對他的懲罰。
當然,在市場經濟實踐中,投機和投資往往很難區分,過度的投機往往導致巨大的經濟泡沫,泡沫太大時就會破裂。引人注目的我國“普洱茶”價格的暴跌,驚心動魄的荷蘭“鬱金香”泡沫破裂,英國著名的“南海事件”都是過度投機的結果。如何才能把握好這個度,更好的鼓勵投資而限制過度投機呢?還是應該制定比較科學的市場規則,並且這些市場規則被很好地遵守,否則投資的趨利性和市場本身的無序性很可能導致投機泡沫的膨脹。如果國家強制每一個上市公司都將自己的財務資料真實地反映給投資者和中小股東,真正的做到禁止內幕交易和其他惡意炒作行為。投資者就會更理性地選擇投資方向,而不容易陷入投機的陷阱。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管做什麼事,只要在不損害人家的利益的基礎上賺了錢,都是對社會的貢獻,當然投機也不例外。但投機買賣也必須是公平自由的,不允許有欺詐存在,這和其他買賣一樣。
投資理財貴在行動重在堅持(1)
所謂投資理財,實際上就是對財富的有效管理,以便能儘可能地讓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主要包括現金管理、資產管理、債務管理、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等。
現金管理是理財的基礎,包括各項收入、稅費和日常開支的管理,以及現金的積累等。資產管理是理財的重心,包括對房產、商鋪、汽車等固定資產,以及對債權資產、有價證券等流動資產的管理。債務管理是理財的關鍵,主要是把債務控制在一定的安全範圍之內,起到最佳化財務結構和“借雞生蛋”的作用。比如在能力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透過貸款買車,從而提前提升家庭生活品質;在認定安全穩健的前提下,不一定要按自己擁有的實際現金去決定投資規模,而可以選擇需要投資多少錢就想辦法去借多少錢來投資。風險管理是理財必不可少的,即要正確認識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確保家庭財務狀況處於良性發展之中。投資管理是理財的重點,即透過投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實現財富的保值和增值。
總之,理財就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規劃,是現代人追求更高生活品質和實現財務自由的必要素質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理財重要,因為一個人只有先實現財務自由才能真正實現人身自由(當然自由永遠是相對的)。比方說我能很自豪地說:“我現在只幹我認為有價值的事和感到快樂的事,其他的事讓別人去幹”,就是因為我實現了財務自由。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只把投資理財掛在嘴上,並沒有真正付之於行動。如果沒有行動,再多的夢想也是不能變為現實的。
我問過很多身邊的朋友:“你們早就說要跟我學習投資理財,怎麼還沒有任何行動”。他們大部分說擔心遇到風險。雖然從理論上說,作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遇到風險的。還有一句名言叫做“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風險越大,潛在的收益越大。”但實際上卻並不是那麼回事,不管潛在收益多高的投資,只要控制了風險就等於沒有風險;不管潛在收益多低的投資,只要沒有控制風險就可能有100%的風險。有時候,一點風險都不冒就是最大的風險。一個人不下水是永遠不可能學會游泳的。所以要投資理財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最好能在年輕的時候開始行動。當然,只要你真的行動了,從今天開始也為時不晚。
有人說愛因斯坦發現了“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下面的幾組資料會讓你發現複利激動人心的驚人力量。
如果投資每年能得到15%的收益,假設從今年開始投資10萬元,在17年後就變成了萬元,你就成了百萬富翁。28年後就變成了500萬元。更激動人心的事情還在後面,在33年後這筆錢就會突破了1000萬元,你就成了千萬富翁。
如果投資每年能得到18%的收益的話,投資10萬元只要14年就變成了萬元,在24年後就變成了531萬元,在28年後這筆錢就會突破了1000萬元。
當然要持續得到上述的投資回報還是不容易的,但即使只按10%的年投資回報率計算,投資10萬元也只要25年就能變成萬元,在40年後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