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馬上做出推衍,假如始皇帝採納了李斯的建議,那將給政局帶來何種影響。
丞相隗狀,太傅、上將軍武烈王等大臣極力主張實施休養生息之策,輕賦薄徭,讓利於民,以此來迅速穩定國內局勢,其理由就是因為中央財政難以為繼,帝國需要迅速恢復國力。
這個策略看上去有些矛盾。既然中央財政難以為繼了,為何還要與民休養,輕賦薄徭?那中央財政豈不更加危險?隗狀和公子寶鼎等人的解釋是,如其竭澤而漁,不如放水養魚。
打個比方,漁民在湖裡捕魚,年復一年的過度捕撈會形成惡(性)迴圈,湖裡的魚會越來越少。假如限制捕撈量,讓魚兒獲得良好的繁殖環境,那麼湖裡的魚就會一年比一年多。魚的總量增加了,捕撈量也就可以同步增加,從此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這個策略的實施需要時間,五年肯定不夠,十年估計才有效果。
武烈王在朝議上公開說過,鑑於匈奴人統一了大漠,北疆局勢逐漸緊張,預計南北戰爭要在十年內爆發。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年,只剩下七年了,在這七年內,要把直道修築完成,還要養兵,還要囤積武器糧草,還要進行邊境防禦設施的建設,還要遷徙人口墾荒屯田,還要發展農耕畜牧和工商業以改善邊郡軍民的生活。算一算,這需要耗費多少中央財政?七年的時間夠不夠?
七年時間肯定不夠,也就是說,武烈王的國防策略和他所主張的財政策略自相矛盾。
由此來進行推斷,那麼南北戰爭就是武烈王設下的一個陷阱。他把始皇帝和中央騙進了陷阱,讓中央財政不停地投入,拖住中央財政,遏制始皇帝和中央的權威,延緩始皇帝實施他的集權策略。但南北戰爭假如遲遲沒有爆發,武烈王的這個陷阱必定失去作用,所以武烈王又設下一個陷阱,這就是輕賦薄徭的財政策略。這個策略的目的和武烈王所堅持的國防策略的目的一模一樣。
武烈王用了連環計。始皇帝和中央已經跳進了一個陷阱,假如再跳一個,那就徹底的上當中計了,“集權”將遙遙無期。
擊敗武烈王的辦法就是以其人知道還治其人之身。
武烈王利用中央財政做“文章”,始皇帝和中央也可以利用中央財政來反擊。中央財政不夠,養兵養不起,那麼只有兩個解決途經,一是削減軍隊,二是修改國防策略。
削減軍隊的可能(性)不大,這不僅直接損害了帝國貴族們的利益,也危及到了帝國的安全。目前局勢下,帝國無論是御邊還是戡亂,都需要一支強大的常備軍。於是只有修改國防策略,改“守外虛內”為“守內虛外”,其目的就是把常備軍撤回京畿,罷去統兵將率的軍權,由始皇帝和中央直接控制軍隊。
軍隊回到京畿,就近供養,那麼中央財政就無須投入巨資穩固和發展北疆邊郡了。
北疆邊郡持續貧瘠,北軍武力又被始皇帝和中央控制,武烈王和一幫將軍們長期困守京城,那麼他們的實力也就急劇下降,沒有了足夠的實力,他們還拿什麼與始皇帝和中央對抗?
這就是釜底抽薪之計,一劍刺中武烈王的要害,留給他的就剩下兩個選擇,要麼遵從中央的財政策略,按照中央的“集權”道路走,要麼掀起新一輪的博弈,大家再鬥一次,但考慮到帝國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武烈王能否守住既定的國防策略,能否繼續控制北軍就難說了。
始皇帝的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把每個人的表情收入眼底,暗自揣測眾人的心思。
很顯然,除了李斯,其他人都不敢明確表態,倒不是因為眾人畏懼武烈王的權勢,而是因為大家都無法確認南北局勢的發展。
假如匈奴人傾盡全力入侵,南北戰爭爆發,以大秦目前的財政策略和中土國力的恢復狀況,根本支撐不了多久,其後果非常可怕,被壓榨到極限失去了生存希望的中土庶民尤其那些仇恨大秦的關東庶民,十有八九要揭竿而起聚眾叛亂。中土一旦烽煙四起,咸陽對地方郡縣的控制力勢必驟降,可以想像,地方勢力必定乘機割據自立,對抗中央。
那時外有匈奴入侵,內有暴民叛亂和地方割據,而中央卻沒有財政去御邊和戡亂,其結果必然是帝國的崩潰。這太可怕了。
帝國建立之初,帝國的貴族們之所以一致要求馬上發動北伐,也是考慮到中央財政的支撐問題。當時丞相王綰有一番頗有說服力的理由,歸結起來就是“長痛不如短痛”,拿著傷痕累累的軀體去進行最後一搏,然後再集中力量休養生息。武烈王和北疆軍的統率們則堅決反對,其理由就是匈奴人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