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連夜攻擊,蒙武、王賁、麃浚、馮毋擇、李信、公子高等人無不身先士卒,衝殺在最前線。
雙方激戰,一直殺到天明。
項燕戰死,楚國的兩淮軍隊幾乎全軍覆沒,但項梁和范增帶著數萬殘軍殺出了重圍,逃到了歷陽城。
章邯殺到。
他並沒有與王翦搶功勞,而是乘著楚國水師全部趕到歷陽接應項燕大軍後撤之際,在當塗一帶把江北的蓋聶、荊軻兩支大軍全部運送到了江南,然後直殺丹陽城。
楚王負芻和楚國的中央府署就在丹陽。
秦軍的速度太快了,章邯所部更是擋者披靡。
楚王負芻帶著中央府署倉皇撤往吳越之地。昭公在丹陽堅守了三天,最終不得不棄城而走。
楚國水師一邊與秦國水師交戰,一邊撤運江北楚軍,但王翦指揮秦軍火速包圍了歷陽城,楚國水師無奈之下,只好放棄接應,撤軍而走。
王翦攻佔歷陽。
章邯攻佔丹陽。
在秦國水師的保護下,王翦帶著秦軍主力順利渡江。
王翦、麃公、蒙武等人不想讓章邯的江南大軍攻伐江東,這不僅關係到軍功分配的問題,更關係到關東系和老秦人對大江流域的實際控制,假如讓章邯殺進江東,搶佔了地盤,那麼等於讓武烈侯公子寶鼎在江東(插)進了一根釘子。
公子高為此親自出面勸說章邯。公子高是吳侯,江東之地一部分是他的封國,還有一部分郡縣自然要由關東系和老秦人來控制。武烈侯剝奪了他成為大秦儲君的希望,又把他趕出了江南,他還能指望誰?當然指望老秦人幫助他重新崛起了。
形勢發展到這一步,宗室和外戚已經在統一後的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中明顯佔據優勢,以軍功和文學起家的豪門貴族雖然人數多,勢力龐大,但因為與生俱來的政治上的劣勢,他們不得不暫時擱置矛盾,聯手合作。
這時候他們的目標已經不僅是追求分封,而是要控制更多的地方郡縣增加實力,以便在接下來的政治鬥爭中保全身家(性)命了。
“兔死狗烹”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時代變了,政治也變了。過去諸侯並列,政治的目標是增強國力爭霸兼併,所以寒門士人可以憑藉軍功和文學跨入豪門貴族的行列。現在中土統一了,政治的第一目標還是增強國力,但第二目標則是維持和平和統一,那麼可以預見,凡所有危及到中土和平統一的不利因素都將遭到狂風暴雨般的打擊。大秦統一了中土,兔死狗烹的政治風暴也將接踵而至。
宗室和外戚因為宗法和血緣關係,與君王利益一致,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分享王國的權力和財富。以軍功和文學起家的豪門貴族是真正計程車卿階層,他們依附於君王,他們的權力和財富都依靠君王的賜予。王國的權力和財富只有這麼多,假如關東系和老秦豪門貴族佔據多了,那麼宗室和外戚貴族自然就少了,於是矛盾就來了。
不管是打江山還是守江山,最終都要依賴於士卿階層的聰明才智,這一點已經在過去的歷史中得到了充分的證明,但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也證明如果過度依賴士卿階層,最終可能連國祚都失去了。從周武王的分封諸侯中可以看出,周武王分封了七十一國,其中宗室五十三,可見在中土統一的政治環境下,君王若要確保國祚的世代延續,第一個依靠的不是士卿功臣,而是宗室。
看看現在,秦王政建五個封國,五個封國的封君都是宗室王子。再看看朝野內外,無論是中樞還是地方,宗室都掌控大權,其中以武烈侯公子寶鼎的權勢最大,他掌控著北疆,擁有著強大的武力,擁有著廣袤的疆土,事實上他就是一個割據稱霸的諸侯了,這一點在他和北疆武力成為大秦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中的“一足”後就已經得到了證明。
如此龐大的宗室和外戚力量,在一個和平統一的大環境下,必定要掌控最多的權力和財富,這時候他們如何掠奪更多的權力和財富?當然是想方設法打擊士卿貴族,這種例子在過去的歷史中更是比比皆是、不勝列舉。
過去,以武烈侯公子寶鼎為首的貴族政治聯盟與中央對抗,與秦王政和咸陽宮對抗,但自從秦王政和公子寶鼎在離石會面之後,政治形勢就變了,武烈侯親手摧毀了這個政治聯盟,與秦王政和咸陽宮則是合作多於對抗。如今武烈侯更強大了,成為大秦政治格局中的“一足”,假如他幫助秦王政鎮制甚至誅殺功臣,那麼功臣們如何抵禦?
功臣們只有兩個抵禦辦法,一是利用當前時機擴大自身實力,一個是聯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