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和功臣們配合默契,他走投無路了,即便他聯手始皇帝打擊功臣,最終的結果也就是大秦崩潰。
他或許願意把腦袋送給始皇帝,獻給自己的帝國,但他的部屬們願意嗎?司馬尚和代北人願意嗎?烏氏和蓼園巨賈願意嗎?所有那些追隨他的人,與他的命運休慼相關的人願意嗎?他死也罷,不死也罷,大秦都將崩潰。
如此一來,他只有順應大勢了,與功臣們結盟,一邊聯手威逼始皇帝逐漸開啟分封的大門,一邊竭盡全力保住自己的實力,這樣當帝國“法治”的堤壩崩潰,諸侯蜂擁而起,中土陷入分裂和戰亂的時候,他還有希望憑藉自己的實力挽狂瀾,拯救帝國。
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他最不想做的事,都接踵而至。
理想終究是理想,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即便是神,也要低下高傲的頭顱。
寶鼎不得不接受現實,低下了自己的頭顱,接下來,他要為保全自己而努力了,而要保全自己,他就得親手把大秦推向分裂和戰亂,否則,他始終是始皇帝和豪門貴族的敵人,這兩者始終會默契配合,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而前後夾擊他,尋找一切機會打擊他。他被動而死,大秦必亂,所以他只有主動出擊,雖然主動出擊大秦也是亂,但命運控制在自己手上,他還有一線生機。
然而,中土剛剛統一,南北戰爭迫在眉睫,如果大秦馬上陷入分裂和戰亂,中土必將迎來一場可怕的浩劫。
大秦需要時間,需要休養生息的時間,需要先贏得南北戰爭的勝利,這樣即便陷入分裂和戰亂,寶鼎認為自己也有能力把分裂和戰亂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如此自己才有機會憑藉武力讓中土再一次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