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2 / 4)

突然崛起的新貴可以指揮的,即便是協調,那也要看蒙武是否願意配合,假如蒙武不屑一顧,寶鼎對其毫無辦法。

用什麼辦法才能贏得蒙武的配合?當然是給蒙武足夠的未來利益的預期。

如果寶鼎是中原諸軍的統率,他可以用手中的權力鎮制將率,但他不是,他無法“命令”將率們,只能“利誘”將率們去實現自己的意圖。對於蒙武這樣的人,唯一能“利誘”的辦法就是給他建立功勳的機會,讓他洗雪戰敗河北的恥辱。

蒙武問,武烈侯有多少軍隊?這分明是明知故問。武烈侯哪來的軍隊?手裡不過三千私兵,三千私兵能幹什麼?不過三千私兵到了武烈侯手上就能創造奇蹟,出塞攻擊匈奴就是例子。但中原不是塞外,在中原打仗,打得就是攻城拔寨,打得就是軍隊和錢糧,以弱勝強不是沒有,不過這一仗根本不存在以弱勝強的可能。

武烈侯沒有軍隊打什麼仗?可以打,他是護軍中尉。他可以拿出策略,然後說服大王和咸陽,再說服和協調諸軍將率,仗就可以打了。但這時候問題來了,戰場指揮權交給誰?誰來指揮這一場大戰?

武烈侯肯定拿不到戰場指揮權,因為大王絕不會把軍隊交給他,那麼放眼看看中原諸軍統率,能夠統領諸軍的理所當然就是蒙武了。如此一來,仗打贏了,主要功勞是蒙武的,打輸了,蒙武可以把主要責任推給武烈侯。

護軍中尉這個武官職純粹是政治的需要,而不是戰爭的需要,說白了它就是個出力不討好的“替罪羊”。

蒙武明知故問,意在拿到戰場指揮權。從咸陽局勢來看,中原大戰的戰場指揮權不可能落在蒙武手上,倒不是大王不相信他,而是寶鼎這個實際主掌中原軍政的護軍中尉有相當大的決定權。

大秦在中原一線雲集了所有勢力,宗室、楚系、關東人和老秦人,形勢錯綜複雜。當年呂不韋在函谷關外擊敗春申君,卻任由合縱聯軍從容後撤。原因就在於中原一線的軍隊派系複雜,假如有一系在背後捅刀子,後果不堪設想。

寶鼎主動向秦王討要護軍一職,而秦王稍加考慮後就答應了,咸陽宮裡的一幫近侍大臣也沒有出言阻撓,其實真正的原因就在這裡。呂不韋倒臺後,秦軍東征的主要方向從中原轉移到河北,原因也在如此。中原一線太複雜了,牽扯的利益太大了,誰也沒有把握在中原戰場取得決定性的突破。

秦王轉而改變策略,與寶鼎訂下十年之約,全力支援他經略中原,很大原因就是想利用他的特殊地位在中原開啟局面。

蒙武對此當然一清二楚,做為關東人的中堅力量,蒙氏當然也不願意錯過這樣的機會,所以他接到寶鼎的邀請後,欣然南下,決意拿到中原大戰的戰場指揮權。

寶鼎回答,我沒有一兵一卒,其意思就是討價還價了。

寶鼎要組建軍隊。一等封君可以擁有萬人左右的衛軍,前提是要養得起。寶鼎現在養得起。蓼園一系的巨賈越來越多,而蓼園所擁有的各種技藝代表了未來財富,巨賈們願意掏錢合作以便獲取更多的財富。寶鼎和魏起也達成了合作約定,南郡的巨賈也要加入到蓼園財富的創造和分配之中,寶鼎不愁沒有錢。

但寶鼎需要一支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的強悍軍隊,所以他以選拔黑鷹銳士為藉口,打算從軍隊裡直接“搶”人。

前來參加黑鷹銳士選拔的悍卒有七千多人,分別隸屬於北部軍、南部軍和中原諸軍,寶鼎想把他們全部留下來。這其中老秦人和楚系將率肯定不會反對,但蒙武和一些關東系的將率們肯定要反對。寶鼎如果把蒙武擺平了,這件事即使捅到咸陽也無足輕重,反之,蒙武一旦鬧到秦王政那裡,小事就變成了大事,秦王政即使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行,最終寶鼎白辛苦。

蒙武是什麼人?寶鼎那點小伎倆哪裡瞞得了他?所以蒙武當即笑道,“各軍悍卒雲集護軍府,武烈侯只要開口,這些人就是武烈侯的手下。”

寶鼎微笑點頭,“我打韓國,合縱軍必定即刻反擊,那麼在將軍看來,合縱軍的主攻方向在哪?是函谷關還是南陽?”

“函谷關。”蒙武不假思索地說道,“合縱軍只要殺進三川郡,南陽就直接處在合縱軍的打擊之下,他們只要派一支偏師南下就可以切斷南陽和關中之間的聯絡。”

寶鼎連連點頭,心裡卻是暗自冷笑。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從中原西進打關中,理所當然取道函谷關。合縱軍歷次攻擊都是如此,唯獨幾年前春申君和龐煖帶著合縱軍取道河內,結果打敗了。可以想像,這次合縱軍會吸取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