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3 / 4)

調雨順,咸陽再給一些減免賦稅的優惠政策,那麼一兩年後我們就可以牢牢控制河北和中原,就此奠定大一統的基業。”

“其次,河北大戰即刻結束給我們穩定邯鄲和解決中原危機贏得了足夠時間,同時也緩解了趙國亡國的危機,這會促使趙國內部矛盾的迅速激化,趙王遷和李牧一旦自相殘殺,那我們隨即可以漁翁得利,非常輕鬆地拿到中山,滅了趙國。”

“與此同時,這對齊楚兩國是個重壓。我們拿到河北,接下來必然要攻打齊楚兩國。齊國有大饑荒,楚國有王統之爭,極度重壓下,齊楚兩國內部的矛盾會激化,一旦機會合適,中原大軍即可果斷展開攻擊。”

“其三,河北大戰現在結束可以讓我們擺脫不利局面,掌控咸陽政局的主動權。如今咸陽比較被動,暫時還拿不出打擊我們的對策,我們可以乘機在河北和中原兩地進行佈局。東南和江南兩地的佈局基本完成,如果我們再牢牢控制了河北和中原,那麼在與咸陽的抗衡中,我們穩居上風。”

寶鼎說到這裡,目光轉向了坐在身邊的公子扶蘇,“未來兩年,我們必須讓大王立儲,這關係到大秦的未來,中土的未來。”

寶鼎這番話一說,眾人再無反對之意,即便有不同意見也只能放在心裡了。未來儲君就坐在這裡,這時候反對武烈君的策略就等於阻礙公子扶蘇問鼎儲君,這不是自找麻煩嘛。

“對此你可有不同看法?”寶鼎主動詢問公子扶蘇。

公子扶蘇本來是想乘勝攻擊,一口氣拿下趙國,現在聽到武烈侯一番分析,也不敢堅持了。

在這之前,因為大饑荒愈演愈烈,不管是咸陽還是前線大軍統率,都已經對河北大戰不抱信心了。如今武烈侯翻雲覆雨,短短時間內逆轉了局面,大部分人馬上就好了傷疤忘了痛,眼裡只看到滅趙的功績,把大饑荒拋到腦後了。孰不知武烈侯這次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冒著丟失中原的代價行險一搏,說到底還是為了拯救中原,扼殺大饑荒。河北大戰的勝利不過是拯救中原的手段而已,在大饑荒沒有解決之前,武烈侯無論如何也不敢發動大規模的攻擊了。

“我聽叔父的。”公子扶蘇遲疑了一下,問道,“叔父,你是留在邯鄲,還是馬上回中原?”

“我即刻回中原。”寶鼎手指楊端和和王賁,“中原大軍全部撤回,地方軍和新軍全部解散,以減少糧食的消耗,同時為中原春耕做好充分準備。春耕是重中之重,也是阻止這場大饑荒繼續蔓延下去的唯一辦法。”

“我呢?”扶蘇繼續問道,“我隨叔父一起回中原嗎?”

“不,你留在這裡,留在呼沱水前線。”寶鼎手指王翦、公孫豹和羌廆(hui),“北疆軍馬上返回離石要塞,防備匈奴人的入侵。春耕之前,北部軍一部返回太原,中原留十萬大軍足矣。這樣既可以節約糧食,也可以緩解對中山的重壓,有助於我們儘快拿下中山。”

扶蘇沒有聽懂,目露疑惑之意。

“我們一邊撤走主力,一邊與李牧談判,這也算是公開的離間計了。”寶鼎解釋道,“趙王遷肯定要奪李牧的兵權,而李牧絕不會放棄兵權。這對君臣互不相讓,最終李牧必死無疑。李牧一死,代北軍必亂。代北軍一亂,趙軍再無抵抗之力,拿下中山不過是舉手之勞。”

“趙王遷一定會殺死李牧?”扶蘇表示懷疑。

“我和郭氏有密約。”寶鼎笑道,“對於郭氏來說,趙國已經完了,但郭氏不會為趙國陪葬,所以你耐心等一段時間,然後便與上將軍一起拿下中山。”

扶蘇望著寶鼎,吃驚地問道,“叔父是因為有郭氏暗中相助,知道李牧必死,所以才決定即刻結束河北大戰?”

寶鼎微笑點頭,“我的目標其實就是邯鄲,但因為邯鄲旦夕到手,大軍士氣如虹,所以我也就順勢殺到東陽,陳兵呼沱水,然後賣了李牧一個人情。”

“你那也就賣李牧一個人情?你是把他往死路上狠狠推了一下。”公孫豹嗤之以鼻,“殺人不見血,你的劍技是越來越高了。”

王賁、羌廆等人暗自偷笑。

王翦手撫長鬚,搖頭嘆道,“本想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殺了李牧,但你非要借刀殺人。你就不怕桓齮、蒙武找你算帳?他們到了這裡,可是一門心思要報仇。”

“此刻即使在戰場上擊敗李牧,也不算什麼真本事?”寶鼎不屑地撇撇嘴,“如今這種局面,李牧哪有力挽狂瀾之力?但他畢竟是當世名將,臨死前的爆發必定驚人。我們在戰場上擊敗他,仇是報了,怨氣也出了,但死去的將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